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
2. 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5. 科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入选期刊
6. “中国精品期刊展”入选期刊
7. 荷兰Elsevier-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8. 瑞典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期刊
9. 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10.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11. 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期刊
12. 英国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数据库收录期刊
13.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收录期刊
14.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
15. OA开放获取典范期刊
2018(3)粮油储运部分 2018-12-19
横向通风技术在科学储粮中的应用进展
季振江,程小丽
横向通风技术与传统的竖向通风技术相比,更适应现代化储粮技术发展的需要,简介了横向通风技术的工作原理并总结其在不同跨度平房仓和多种粮食储藏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与其他储粮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是储粮科技的一次巨大变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粮食加工,2018(5):75-77
我国新建粮仓气密性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张来林,李昭,丁永刚
经过多方调研及改进实践,针对当前我国新建粮仓气密性欠佳的原因,提出从选用合理的仓房结构、选购优质的外购件、严把施工安装质量关等方面入手,落实"提升技术标准、淘汰不达标的企业,加大基建资金投入、建设高质量仓房,加强建筑设计与仓储工艺结合、逐渐取消薄膜密闭"等举措,在设计、技术、资金等方面为气密达标的新仓建设提供保证,破解粮库每逢熏蒸或气调作业时陷入"所有仓房必用薄膜密闭处理"的怪圈,从根本上改变仓房密闭方式,达到新仓建设提质、增效、降耗的目的。
粮油食品科技,2018(4):59-62
海南地区小麦粉储存保鲜包装技术研究
邹易,张红建,郑联合,谢更祥
研究了在不同包装材料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小麦粉在海南地区储藏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储藏温度为20℃时,采用真空或充氮气包装能使小麦粉储藏8个月后,其各项质量指标仍在规定数值以内;30℃时,布袋、纸塑袋包装仅能维持小麦粉安全储藏时间4个月。实仓实验表明:采用真空包装能使小麦粉储藏7个月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小麦粉质量安全要求。因此,真空或充氮气包装能有效延缓小麦粉在海南地区的质量变化,延长小麦粉保鲜、保质期。
粮食加工,2018(5):7-10
谷蠹侵害稻谷后其储藏品质变化研究
张玉荣,周鸿达,张玉杰
以粳稻谷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虫口密度(0、10、20、50、100和200头/500 g),在(30±1)℃与(75%±1%)RH条件下,对稻谷进行侵害实验,测定不同感染时间稻谷的水分、脂肪酸值、电导率、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等储藏品质指标,探讨不同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下谷蠹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和侵害时间的延长,稻谷中的水分和过氧化物酶(POD)逐渐增加,而脂肪酸值、丙二醛和电导率逐渐降低,其中感染50 d时,各虫口密度感染的稻谷其过氧化物酶无明显变化,而50d后,迅速下降;水分和POD与感染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酸值、丙二醛和电导率与感染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酸值与虫口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电导率和丙二醛与虫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OD与虫口密度相关性不显著;脂肪酸值、POD、电导率、丙二醛各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水分除与POD呈显著正相关外,与其它各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当虫口密度为50头/500 g时,感染稻谷30d后其品质便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当稻谷中谷蠹虫口密度较大时,需要在30d内进行杀虫处理,以避免其品质遭受到大的影响。
粮油食品科技,2018(5):76-81
浅圆仓磷化氢双侧内环流熏蒸效果研究
韩志强,陈亮,郭超,等
采用粮面投药,双侧环流熏蒸的方式测试,研究了浅圆仓不同粮层、粮面空间、出粮口、环流管道中磷化氢浓度的分布变化,分析了磷化氢在粮堆内分布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浅圆仓粮堆内部磷化氢浓度在第6天才能达到0.6的均匀度,虽然两侧环流管内的磷化氢浓度只需1~2天即达到200 mL/m3以上,但仓底出粮口的磷化氢浓度到第八天仍未达到200 mL/m3。因此,只检测环流管和粮面空间的磷化氢浓度不能表明粮堆内各处浓度都达到相同水平,不能保证熏蒸杀虫效果,同时也不能以此来决定环流停止的时间,因为粮堆浓度达到均匀的时间远远滞后于环流管内浓度达到熏蒸要求的时间。这一结果对指导浅圆仓环流熏蒸,保证熏蒸杀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粮油食品科技,2018(4):63-67
浅圆仓充氮过程中氮气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韩志强,黄亚伟,张景,等
结合双侧内环流熏蒸系统管道,采用上充下排的方式对浅圆仓开展了充氮气调实验,研究了第一次充氮结束后浅圆仓不同粮层、粮面空间、仓底两侧环流管道中氮气的分布变化,分析了氮气在粮堆内分布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充氮结束后,氮气在粮堆中分布均匀,均匀度达99.58%,不同粮层氮气浓度基本上呈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分布变化规律,并对下降曲线做了相关线性拟合,充氮14 d后,仓底两侧环流管道氮气浓度已为90%左右,但粮堆平均浓度为96.7%,因此,只根据氮气出口浓度不能代表粮堆内各处浓度,不能以此来判定再次充氮的时间点,应该通过粮堆多点预埋管的氮气浓度来判定。
粮油食品科技,2018(5):82-85
高大平房仓小麦绿色充氮气调杀虫储粮应用实践
高晓敏,陆东升
通过粮层表面塑膜密封充入高纯度氮气,进行低氧或缺氧杀虫的实验,不仅氮气能均匀地分布在粮堆内部,使储粮环境保持高氮低氧状态,达到了抑制霉菌繁殖,彻底杀死害虫的目的,而且充氮气调储粮具有绿色无公害、杀虫效果好、无残留、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粮食加工,2018(5):78-80
高大平房仓粮温均衡及降温通风预防结露实验
王旭峰,梁兆岷
对新收获的小麦,入仓后在高温季节利用大风量轴流风机均衡粮温、水分,后期利用排风扇缓速通风降温并采取在粮面覆盖麻袋吸湿的方法控制粮堆表层结露。实仓实验结果表明:大风量轴流风机入仓后均衡粮温和水分可以有效地减轻后期秋冬季在机械通风中表层结露现象的产生,配合后期缓速通风形式和覆盖麻袋吸湿,可以有效地降低粮温并防止表层结露,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降低机械通风成本,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粮油食品科技,2018(5):86-89
控温气调技术在海南地区储粮中的应用研究
邹易,张红建,郑联合,谢更祥
在海南地区某粮仓进行控温充氮气调储粮技术试验。结果显示:实现常年控制粮堆温度,平均粮温21℃,最高粮温24.8℃;储藏2年的稻谷,色泽气味正常,最高脂肪酸值24.8mgKOH/100 g≤30 mgKOH/100 g,最高黄粒米率为0.53%≤1%;粮食储藏期间,最高虫口密度4.79头/kg≤5头/kg,主要害虫密度≤2头/kg,达到基本无虫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地区采用控温气调储粮技术能延缓储粮品质劣变,降低害虫及微生物感染率。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4):49-52
小型粮仓手持式粮情检测系统研究
李德燕,商晓东,张聪
对适用于小型粮仓的手持式粮情检测系统进行研究。区别于传统的大型测温系统,该粮情检测系统可直接插入小型粮仓粮堆内部测量粮食的温、湿度,系统界面可进行灵活的温湿度阈值设置及自动报警,并且具有控制风机启停进行紧急通风处理功能,用户可根据测量的温、湿度估算仓内粮食水分,进行安全储粮辅助操作决策。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系统在满足广大农户需求的同时,符合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极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粮油食品科技,2018(4):73-76
中温高湿储粮区偏高水分玉米通风降水安全储存试验
付文忠,董恩富,贾安越,陈统斌
充分利用仓库通风管网及外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对玉米实行机械通风降水,及时密闭杀虫,在冬季低温时期用轴流风机降温,创造储粮安全度夏的有利条件,从而达到储存安全、品质良好的储粮目的。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44-45
基于LEC法的粮库熏蒸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陈鑫,黄梭,李娜,张涛
为加强粮食仓储企业对熏蒸作业危险源的认识,降低熏蒸作业中毒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LEC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熏蒸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梳理出其中需重点防范的危险源,为粮食仓储企业制定监控管理措施和方案提供借鉴,以期达到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提高熏蒸作业效益的目的。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47-49
整仓环流均衡粮温通风储粮技术应用试验
董颖,白岩,申晨,等
低温高湿储粮区冬夏季温差大,高温季节仓储玉米表层粮温上升快,容易出现"冷心热皮"现象,造成粮堆湿热转移等问题。试验在外温上升季开始对试验仓粮堆进行整仓环流通风,之后在高温季适时密闭,使粮温保持在较低且均衡的水平。结果表明:利用粮堆自身冷源进行环流通风,可有效降低仓温、表层粮温(t检验分析证明了通风降温的有效性。试验仓温平均下降3.2℃,表层粮温平均下降3.4℃),并起到均衡各层粮温的作用(试验仓各粮层粮温极差比对照仓均低约2℃)。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78-80
华南地区大型浅圆仓充氮气调储粮应用探索
郜智贤,张爱强
采用产气量为100 Nm3/h的制氮机组进行充氮气调储粮试验。结果表明:浅圆仓气密性能良好,即使在半仓状态下,仍能够使仓内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且氮气浓度维持的时间能够有效杀死米象、锈赤扁谷盗、谷蠹、赤拟谷盗等常见害虫;在夏季高温季节制取氮气入仓后未对仓内粮温带来影响;此外,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充氮气调对稻谷品质的劣变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46-48
高大平房仓储粮减损增效探索
潘佳,杨雪花,杨菲,黄思华
高大平房仓储粮第一年秋、冬低温季节利用小功率风机进行下行式机械通风降低基础粮温;储存稳定期在确保储存安全的前提下,进入第2年、第3年秋冬季节则采用自然通风;气温上升季节对仓房实施隔热密闭、仓顶喷淋等一系列控温措施,在低能耗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粮温,且大大减少了因通风产生水分散失而造成的储粮损耗。经过3年的储藏,损耗率低至1.42‰,且稻谷品质达到要求,降低储粮保管费用。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48-52
基于LEC法的平房仓粮食进出仓作业危险源辨识
高玉树,刘帅冰,曹阳,张涛
针对平房仓粮食进出仓作业前准备、作业现场管理、仓房清理、仓房管理以及进出粮作业五个方面安全生产事故易发的现象,为提高粮食仓储人员对平房仓粮食进出仓作业危险的特点及严重性的认识,增强粮食仓储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LEC法深层次分析平房仓粮食进出仓作业各环节,梳理出平房仓粮食进出仓作业危险源。
粮油食品科技,2018(4):68-72
基于LEC法的粮库熏蒸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陈鑫,黄梭,李娜,张涛
为加强粮食仓储企业对熏蒸作业危险源的认识,降低熏蒸作业中毒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LEC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熏蒸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梳理出其中需重点防范的危险源,为粮食仓储企业制定监控管理措施和方案提供借鉴,以期达到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提高熏蒸作业效益的目的。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47-49
基于隶属度综合分析法的稻谷干燥—缓苏工艺优化研究
周绪霞,刘琳,付鹏程,等
干燥方式和缓苏比是影响稻谷间歇干燥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了热泵和远红外两种干燥方式结合不同缓苏比(1∶1,1∶2,1∶3,1∶4)对稻谷整精米率、出糙率、脂肪酸值及其蒸煮米饭质构特性(TPA)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热泵干燥相比,远红外干燥效率更高,其将稻谷干燥至安全水分所需的时间比热泵干燥缩短了2倍。缓苏比对干燥稻谷的品质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脂肪酸值的影响大于干燥方式的影响。热泵干燥与远红外干燥分别在缓苏比为1∶2和1∶3时,整精米率最高。缓苏比为1:3时,两种方式干燥效果均最优,此时蒸煮米饭的硬度最低,咀嚼性最低,弹性和胶黏度与缓苏前无显著差异(P>0.05),内聚性及回复性相较于未缓苏时显著提高(P<0.05)。以整精米率、出糙率、脂肪酸值和TPA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的隶属度综合分析法得到的最佳稻谷干燥—缓苏工艺为:65℃远红外干燥至含水量13.5%,之后在60℃、缓苏比1∶3的条件下缓苏3 h,此时稻谷各指标的综合评分值最高。
中国粮油学报,2018(7):110-117
基于X射线的小麦三维精准模型的构建
周颖惠,延波,冯兰芳,等
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显微成像技术完成了整个小麦籽粒精准模型的构建,准确将小麦胚乳、胚芽及果皮部分区分出来,统计并计算了小麦各部分体积含量和相对表面积。这些参数和模型,可以作为计算小麦基本物理参数如外形尺寸﹑密度﹑孔隙率等的依据,可以用于小麦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的颗粒碰撞,流固耦合等的运动仿真模型。小麦精准模型的构建对于粮食科学的发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粮油学报,2018(7):7-11
稻米籽粒静态力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周显青,孙晶,张玉荣
为了解析制米过程中稻米籽粒力学特性的变化,以10种粳稻和10种籼稻为原料,采用物性测定仪分别测定稻谷、糙米和精米的压缩、剪切及三点弯曲力学特性,并对它们的压弯剪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稻谷籽粒受压缩载荷时,内部糙米首先断裂,故其压缩力-时间特征曲线上出现尖峰;在剪切载荷和三点弯曲载荷作用下,稻谷、糙米、精米3种籽粒的断裂均源于内部裂纹的产生;粳稻谷壳和糙米皮层的存在弱化了粳稻品种间压缩力的差异,籼稻谷壳的存在弱化了籼稻品种间压缩力的差异,粳稻的谷壳对于品种间剪切破碎力差异的影响大于皮层,籼稻糙米皮层的保护作用对于品种间剪切破碎力的影响大于稻壳,稻谷谷壳的存在弱化了粳稻和籼稻品种间三点弯曲破碎力的差异;粳稻和籼稻3种籽粒的压弯剪力学特性均为压缩力>剪切破碎力>三点弯曲破碎力,压缩能>剪切破碎能>三点弯曲破碎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7
基于PCA分析臭氧减菌结合气调包装对糙米储藏品质的影响
梁媛,周绪霞,张烝彦,等
以粳型糙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臭氧减菌预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糙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800 mg/kg臭氧减菌处理20 min可以有效降低糙米中菌落总数和霉菌总数,减菌率分别达到90. 5%和88. 75%。14℃低温储藏条件下,与未处理组相比,单一臭氧处理组中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而臭氧处理结合N2气调包装对抑制糙米氧化、保持糙米生理活性和感官品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表现在抑制发芽率和电导率的降低、降低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等方面。基于SPSS的主成分(PCA)分析及聚类(CA)分析表明,影响12个月储藏期间糙米品质劣化的主要因素是脂类物质的氧化变质,其次是微生物生长繁殖,臭氧减菌结合N2气调隔绝氧气可以有效延缓糙米氧化速率并抑制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品质下降,是绿色储藏糙米并延长其品质保持的有效手段。
中国粮油学报,2018(10):91-97
玉米储藏霉变条件及其品质研究
李慧,王若兰,渠琛玲,潘柏西
将玉米置于1.5 m×0.95 m×1.2 m的模拟仓中,于室温(25~35℃)下储藏,定期观察玉米色泽、气味和发霉情况,并测定脂肪酸值、容重、不完善粒和糊化特性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为14%的玉米储藏60 d后,仍呈现玉米固有的色泽、气味和亮度,脂肪酸值略有上升,但在宜存范围;容重由755 g/L降至735 g/L,不完善粒上、中、下层均增多;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略有下降,糊化温度基本稳定。最终黏度降低了300 m Pa·s,峰值黏度降低了44 m Pa·s,回生值下降260 m Pa·s,糊化温度在82~84℃之间波动。水分含量为17%的玉米储藏12 d后,上、中层不完善粒多于下层;52 d后,颜色变暗,上层和中层玉米籽粒开始发霉;储藏60 d脂肪酸值已升至90 mg/100 g;容重上层和中层下降幅度基本一致,由715 g/L降至665 g/L,而下层容重下降较少,下降了30 g/L;最终黏度降低480 m Pa·s,峰值黏度基本稳定,回生值降低100 m Pa·s,糊化温度均在(84±2)℃范围内波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3-37
浅圆仓负压通风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刘朝伟,吕建华,杨冰,苏登峰
在利用浅圆仓储粮过程中,运用负压通风技术对浅圆仓进行机械通风降温应用研究,分析了负压通风的时间、粮温变化、通风能耗、风压等数据;对比分析入仓和出仓时粮食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负压通风技术能实现较低的储粮温度,通风能耗较低,有利于保持储粮品质,有效减少储粮过程中由于机械通风引起的粮食重量损失。在浅圆仓储粮过程中,负压通风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指导浅圆仓机械通风技术开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5):55-58
仓储害虫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白艳凤
仓储害虫是种子和粮食贮藏的大害,介绍主要仓储虫害种类及危害、仓储害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等,为农业生产服务。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19):73-75
连续通风条件下气温变化对粮堆温湿迁移规律影响的研究
杜传致,唐慎涛,杨开敏,等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成都某方形仓为试验模型,重点研究在垂直机械通风过程中,粮食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规律。对模型进行了169.1 h的连续性垂直机械通风处理,然后将记录的试验数据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解决了不稳定边界条件会对精确计算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行性,对粮食存储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96-101
仓型尺寸对大堆高散装粮堆空间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陈桂香,刘超赛,郑德乾,等
基于FLAC3D软件平台,研究了堆高为8 m时,仓型尺寸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粮堆空间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首先,分析了仓型尺寸不变时,堆粮高度改变对粮堆底部压力分布的影响,以及装粮高度达8 m时,不同位置处粮堆侧压力、仓壁摩擦力与深度的关系。然后,对比分析了堆高为8 m时3种仓型尺寸对粮堆侧压力、底部压力及摩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粮堆底部压力的不均匀程度随着装粮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粮堆高度为8 m时,随着仓型尺寸的增大,粮堆侧压力和仓壁摩擦力逐渐增大;仓壁摩擦力对粮堆应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范围,距离仓壁越远受仓壁摩擦力影响越小。研究结果可为高大平房仓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87-91
防自动分级装置在粮食筒仓中的应用
刘磊,杨迎亚,张泽禹
简述自动分级现象在粮食筒仓储粮的危害。通过防自动分级装置在粮食筒仓中的应用,有效的避免粮食入仓过程中产生自动分级,提高储粮稳定性,确保储粮安全。
现代食品, 2018(10):68-69
粮库储粮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景旭
我国是一个粮食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拥有大量的粮库,但粮库管理不到位,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粮食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进一步增加了粮食危机。为此,本文对粮库储粮害虫的防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希望对我国粮食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现代食品, 2018(10):194-196
中国11省储粮场所中谷蠹发生分布调查研究
王殿轩,郭续,白春启,等
谷蠹在中国属于部分省区分布且危害严重的储粮主要害虫,了解其在不同地区和场所中的分布发生对其科学防治具有一定意义。在易于发生害虫的4个储粮生态区的11省78地市中,选择粮库、大米厂、饲料厂、面粉厂、农户和粮食市场等505个单位和农户储粮场所进行现场采集调查。调查的辽宁省6地市未见谷蠹,山西省、山东省和河南省等28地市中有20地市发现谷蠹,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海南省等全部44个调查地市均有谷蠹发现。发现有谷蠹的北方省份部分地市中,谷蠹较多出现的场所为粮食加工企业;调查各地市均有谷蠹发生的南方诸省中,谷蠹较多出现在粮库、粮食加工厂、农户储粮场所等地方,不同类型企业间谷蠹的发现频率差异不明显。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08-113
中国12省80地市储粮中扁谷盗属昆虫分布调查
张瑞杰,王殿轩,白春启,等
锈赤扁谷盗是世界上发生普遍且治理困难的储粮害虫,涉及储粮的近缘种有4~5种,掌握这些害虫的分布与发生对害虫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主要储粮生态区的海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80个地市进行现场采集调查,调查企业包括粮库、大米加工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和农户等570个单位。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在调查的12个省均有所发现;土耳其扁谷盗在调查的12个省中有9个省发现(在浙江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未发现);微扁谷盗除在原有记录的云南省仍有发现外,新增加了海南省和福建省的分布记录。在云南省调查的40个单位中,只在1个粮食市场中发现微扁谷盗;在海南省调查的17个单位中,有6个单位发现微扁谷盗,包括1个粮库、2个大米厂和3个粮食市场;在福建省调查的41个单位中,有3个单位发现微扁谷盗,分别采集于1个粮库、1个大米厂、1个面粉厂。调查中锈赤扁谷盗的发现频率最高,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微扁谷盗的发现频率依次降低。在不同类型企业调查中,扁谷盗类害虫在大米厂中的发现频率最高。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112-118
磷化铝杀虫安全性评价与充氮气调绿色储粮发展趋势
杨卫星,陈初良
磷化铝作为一种主要的杀虫剂,在粮食储藏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磷化铝杀虫原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总结磷化铝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评价其保粮的优缺点,并思考取代磷化铝杀虫保粮的新方法,提出推广应用充氮气调绿色储粮的建议。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41-43
河南省农户储粮昆虫种类与分布调查研究
马昀钊,王殿轩,史欣艳,等
河南为我国农户储粮大省,了解农户储粮昆虫种类与发生对农户储粮害虫防治意义明显。现场采集调查了河南省12个地市62个农户储粮场所,共发现储粮昆虫46种,包括鞘翅目昆虫15科35种,鳞翅目昆虫4科6种,以及蛛形纲的拟蝎目1科1种。发现较多的害虫有印度谷螟、赤拟谷盗、玉米象等,其发现数量占所调查农户数量的50%以上。发现较多的天敌昆虫有米象小蜂;不同地市所采集的昆虫种类数量差异显著,采集到昆虫种类最多的地市有的达30种之多,采集到昆虫种类最少的地市只有6种,多数地市采集到的昆虫种类在10种左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14-118
气味感受经历对赤拟谷盗成虫趋向行为的影响研究
曾姝静,吕建华,霍鸣飞,等
研究了饥饿不同时间的赤拟谷盗成虫在感受全麦粉不同时间后对不同气味源趋向行为的影响。设置了饥饿0(对照)、6、12、24 h的赤拟谷盗成虫分别感受全麦粉气味0、6、12、24 h后对不同气味源的选择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饥饿0和24 h状态下,赤拟谷盗成虫对所感受气味源的选择系数随感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对全麦粉的选择系数最低分别为30.0%和36.7%;在饥饿6 h状态下,赤拟谷盗成虫对所感受气味源的选择系数随经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对全麦粉的选择系数达到最高为53.3%。因此,利用赤拟谷盗成虫的学习行为进行综合防治具有较大潜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108-111
氮气气调技术在横向通风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陈渠玲,陈昌勇,张源泉,等
氮气气调是国际上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具有防治储粮害虫和抑制霉菌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对安装横向通风系统的24m跨度高大平房仓进行氮气气调杀虫实验。结果表明,膜下环流氮气气调技术在配有横向通风系统的24m跨度的平房仓内应用工艺安全可行,杀虫效果良好可达到100%。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97-100
粮库信息化在出入库中的应用
董恩富,贾安越,陈统斌
以智能粮库集成管理系统为支撑,通过出入库管理系统对粮食出入库的管理达到精准控制、扦样条码绑定、实现盲检,杜绝人情粮,整个过程受控、权责分明、取消纸质单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101-102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研究
莫国良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业界对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改变,提出了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之后,农地害虫防治工作中基本遵循了这一新的指导方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粮仓害虫的防治的特殊性,提出了综合治理具体措施,为食品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帮助。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业界对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改变,提出了病虫综合防治措施。之后,农地害虫防治工作中基本遵循了这一新的指导方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粮仓害虫的防治的特殊性,提出了综合治理具体措施,为食品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帮助。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106-107
高大平房仓储存稻谷粮堆不同位置霉菌区系、脂肪酸值和水分差异性研究
王荣雪,杨正源,寇林,等
研究了高大平房仓储存稻谷粮堆不同位置的霉菌区系、脂肪酸值和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谷粮堆霉菌数量中层大于上层大于下层,中层西南方位最多;主要优势霉菌为黄曲霉、灰绿曲霉和白曲霉,但不同位置的比例不同;中层东部和中间位置稻谷脂肪酸值最高,中层中间位置水分最高。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粮堆不同位置间的霉菌量、脂肪酸值和水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91-93
纳他霉素协同微波对储藏期间小麦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张金方,陈伟,仲光绪,等
以豫麦57号小麦为样品,测定纳他霉素协同微波处理后于湿度75%,温度30℃下储藏35 d的小麦含水量、脂肪酸值、脂肪酶活、面筋持水率、黏度指标及微生物菌落总数,以此评价小麦品质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储藏期间经纳他霉素(每千克小麦最佳量0.015 g)协同微波(800 W,70 s)处理的小麦,含水量、脂肪酸值和脂肪酶活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面筋持水率降低缓慢;黏度指标增加;微生物菌落数显著降低;储藏35 d后,与对照相比,小麦含水量降低6.8%,脂肪酸含量降低103.5 mg KOH/100 g,面筋持水率提高32.4%,抑制真菌总数、曲霉及青霉总数分别为251 976、1 602.6、6 114倍。各个抑菌处理的小麦储藏品质与真菌、曲霉、青霉菌落总数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纳他霉素协同微波处理的小麦抑菌效果及品质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为粮食储藏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中国粮油学报,2018(7):85-91
不同烘干温度对早籼稻谷品质影响的生产性试验
李佳佳,刘强,田原,等
利用烘干机烘干收获后的稻谷,已成为南方规模化种植收获的主要程序之一。文章利用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谷物烘干机,研究50、60、70℃等三种不同烘干温度将稻谷烘干至安全水分时,供试早籼稻谷裂纹粒率、整精米率、出糙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方法均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随着烘干温度的增加,供试稻谷裂纹粒率逐渐增加,整精米率、出糙率和烘干时间逐渐降低。结果表明,较低温度烘干有利于维持稻谷品质,不利于烘干效率。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67-68
不同仓型储存国产大豆效果分析
赵德华,徐经杰,赵影,等
为研究不同仓型对国产大豆储粮效果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利用现有仓储设施达到科学储粮、绿色储粮的目的,选取北安直属库高大平房仓、砖圆仓、立筒仓群三种仓型中各4个货位,分别储存2013年产的质量指标及品质指标基本一致国产大豆,监控从入库到出库全过程品质变化情况及不同季节、不同仓型粮温变化情况对比。试验发现高大平方仓储粮效果远远好于砖圆仓、立筒仓群,且立筒仓群已不再适用于长期保管大豆。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108-111
高大平房仓玉米保水蓄冷通风试验
王效国
随着内环流控温技术的推广应用,储粮仓房蓄冷成为每年秋冬季节一项技术工作,为确保储粮安全,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节能降耗、保水之目的,探索适合本地区最佳通风工艺,开展了利用仓房轴流风机分阶段进行保水降温通风的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为辖区今后保水蓄冷通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33-36
高大平房仓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探索
张润堂 ,李琳, 张万营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是冬季降低粮温蓄冷,夏季采用小功率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从通风口抽出,通过保温风管送到仓内空间,降低仓温、仓湿和粮堆温度梯度的储粮技术。该技术对抑制虫害发展,确保储粮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储粮效果明显。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31-32
大型浅圆仓粳稻安全储粮试验
李守星, 张自升, 卢兴稳,等
浅圆仓储存粳稻在云南地区尚属首次,缺乏有效的储粮管理经验。在粳稻实际储粮管理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严把入库质量关,在入仓前及入仓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储粮控制措施,严格加强储粮期间科学管理,确保粮情稳定,实现准低温储粮,经过一个储粮周期,粳稻相关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品质良好,实现了大型浅圆仓粳稻长期安全储存。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26-30
浅圆仓安全储粮应用技术
董彩莉 ,李小青
浅圆仓储粮在青海省使用尚属首例,在浅圆仓储粮技术应用和管理工作中,结合青海高寒气候条件,应用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储粮技术,在严把入库质量关,加强日常储粮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本地浅圆仓储粮特点,掌握了科学、安全储粮的技术要领,使浅圆仓在我库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21-25
智能型膜分离制氮机横向充氮气调储粮实仓应用研究
金建德, 沈波, 刘益云,等
对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并在横向通风仓房分三个阶段进行气调储粮,第1、2阶段分别设定氮气浓度95%、98%进行环流充注,第3阶段充注浓度99%氮气鼓气囊,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充氮过程中氮气浓度增长显著,仓房南截面氮气浓度略高于北截面,但整体均匀性好。采用智能充氮气调技术可以有效防控储粮害虫并降低充氮气调成本及人力成本,易于被更多的粮食仓储企业接受。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16-20
不同储藏时间米糠制备膳食纤维对米粉糊化和凝胶性质的影响
吴伟,付旭恒,吴晓娟
将米糠储藏0、1、3、5、10 d后制备的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RBIDF)添加到米粉中,研究不同储藏时间米糠制备的RBIDF对米粉糊化和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BIDF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米糠储藏时间的延长,米粉的峰值黏度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在米糠储藏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回生值逐渐上升,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先下降后上升,分别在米糠储藏5 d和3 d达到最小值;储能模量在米粉凝胶形成阶段和米粉凝胶形成后阶段都呈上升趋势,损耗角正切在米粉凝胶形成后阶段先减小后增大,在米糠储藏5 d达到最小值;硬度、回复性、胶着性、咀嚼度先增大后减小,黏附性先减小后增大,均在米糠储藏3 d达到极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米糠毛油酸值与米粉的峰值黏度呈显著(P <0. 05)正相关,与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呈极显著(P <0. 01)负相关,与回生值和米糠储藏时间呈极显著(P <0. 01)正相关。
中国粮油学报,2018(10):7-14
粮库进出粮安全作业技术危险源辨识及防范研究
张峻岭 ,王蓉
通过对粮库进出粮的几种常见危险源进行辨识,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并引导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重视进出粮安全作业,减少危害的发生,降低危害的程度,为进出粮人员伤害事故防范奠定基础。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16-20
负压通风、内环流控温保粮技术运用试验
丁希华,陈正兴,俞龙文,刘宝
在高大平房仓上层空间安装负压风机,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负压通风,快速有效排除积热,降低上层粮温,保证夏季存粮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仓内内环流运行,利用粮堆'冷心'冷源注入粮堆上部空间,有效地降低上层粮温,达到均温控温目的,实现准低温储粮。负压通风是实现安全储粮的前提,内环流控温是准低温储粮的保证,两种技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8(3):3-8
新型内密封窗的工艺设计与操作
王效国,张艳
根据仓房控温和气密性的需要,本密封窗通过三个换向器实现了在仓外开和关,方便快捷。第一换向器内安装了减速机,增加密封窗的关紧度。窗框和防雀网框之间设置了两道径向密封条和两道平面密封条,保温和气密性效果显著。
粮食加工,2018(5):81-83
嗜虫书虱性信息素粗提物生物活性测定
王继勇,田源,鲁玉杰
利用生物防治嗜虫书虱是解决当前书虱难以通过磷化氢熏蒸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嗜虫书虱行为反应,在确定嗜虫书虱性信息素释放性别的基础上,测试两种不同性信息素提取方法所获得的粗提物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羽化成虫后第4天是嗜虫书虱交配高峰期,嗜虫书虱性信息素由雌虫释放,顶空气体收集法所获得的嗜虫书虱雌性性信息素粗提物生物活性略强于溶剂浸泡收集法所获的嗜虫书虱雌性性信息素粗提物生物活性。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55-57
粮食远红外辐射干燥研究进展
贲宗友,孙艳辉,史德才,史乾军
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具有加热升温快、被加热物料受热均匀、安全环保等优势,因此在粮食干燥中越来越受重视。从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特点入手,对国内外粮食远红外干燥技术和干燥设备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总结,通过分析现存的一些问题,指出粮食远红外干燥技术和设备研发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农产品加工,2018(19):50-53
高水分成品大米不同储存条件品质的变化
张乐道,李秀娟,任广跃,等
探索高水分粳稻大米(含水量16. 2%)在三种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这三种储藏条件分别为15℃,相对湿度(RH) 65%~70%; 20℃,RH 68%; 25℃,RH 55%。在储藏过程中,大米L值降低,b值升高;蒸煮米饭的硬度增大,黏性和弹性下降。大米自身的水分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蒸煮米饭的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黏性、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酸值与L值、黏性、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b值、硬度、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蒸煮米饭的硬度与黏性、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大米胚乳横切面的复合淀粉体周围有很多小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小孔增多变大,且复合淀粉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20℃以上储存大米时,微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粮油学报,2018(9):77-84
储藏期油茶籽霉菌多样性分析
刘金,张立钊,陈力力,等
为了系统地揭示储藏期油茶籽霉菌多样性,从广西百色地区采购、在自然条件下储藏15个月霉变的油茶籽(带油茶籽外壳)为检测材料,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油茶籽壳、仁可培养霉菌总数测定,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油茶籽壳、仁样品ITS区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壳、仁霉菌总数分别为(3. 25±0. 28) lg CFU/g和(2. 70±0. 49) lg CFU/g;油茶籽壳、仁真菌有效序列分别为42 332条和34 625条,序列数趋势与可培养霉菌计数结果一致;在97%的相似水平下对所有序列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的划分,油茶籽壳有69个OTU、油茶籽仁有57个OTU;真菌种类覆盖了4个门、26个科、31个属,油茶籽壳、仁的污染霉菌主要是曲霉属(Aspergillus)、节担菌属(Wallemia),其中曲霉属在油茶籽壳中占81. 51%,在油茶籽仁中占74. 50%,除该属外,节担菌属在油茶籽壳中占10. 75%,在油茶籽仁中占18. 42%。
中国粮油学报,2018(9):85-92
模拟粮仓机械通风对嗜卷书虱防治效果研究
姜俊伊,石天玉,曹阳,唐培安
嗜卷书虱是我国粮食储藏常见害虫,但因其食性广、孤雌生殖方式、磷化氢抗性等原因治理难度大,本实验探究机械通风对粮堆内嗜卷书虱种群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械通风对粮堆内嗜卷书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死亡率随着通风时间的增加可达100%。嗜卷书虱死亡率随着机械通风时单位面积通风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成线性相关:0. 033 m/s单位面积通风量时,函数关系为:y=8. 222 6x+9. 610 7; 0. 048 m/s单位面积通风量时,函数关系为:y=8. 564 9x+36. 364; 0. 062 m/s单位面积通风量时,函数关系为:y=4. 890 5x+56. 843。
中国粮油学报,2018(9):100-105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对高水分稻谷加工品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张斌,刘雅婧,丁超,等
研究了不同微波有效功率下高水分稻谷的微波干燥特性,以及探讨了微波处理工艺对稻谷加工品质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微波功率(485和927 W)下,处理初期稻谷温度迅速升高,水分下降缓慢,当温度达到65℃、含水量达到19. 7%左右时,稻谷升温速度减小,而水分下降速度加快。微波功率增加可显著提高稻谷的升温速度和降水速率,但高功率微波干燥稻谷易产生焦糊现象。采用有效功率927 W的微波条件,2 min可将稻谷加热至60℃,稻谷含水量从21. 58%降低至19. 96%。通过4 h缓苏处理后,稻谷表面细菌量下降3. 6 log CFU/m L,表面霉菌量下降3. 3 log CFU/m L,对稻谷内部霉菌可实现95%灭菌,稻谷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下降(P> 0. 05),分别为83. 92%和68. 14%。与自然通风及热风处理稻谷至入仓偏高水分18. 34%相比,微波与热风联合处理只需20 min,其稻谷加工品质较高,杀菌效果也远远高于自然通风及热风处理。因此,适宜的微波处理在保障高水分稻谷加工品质的前提下,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并获得高质量的杀菌效果,实现高水分稻谷快速安全入仓处置。
中国粮油学报,2018(9):106-114
粮食粉尘爆炸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朱可亮
结合粮食粉尘特性、粉尘爆炸原理,总结了粉尘爆炸的相关数据,从设计、设备安装、日常使用方面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8(3):37-40
Influence of infrared drying on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brown rice
Chao Ding, Ragab Khir, Zhongli Pan, et al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brown rice by using 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 (IR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hot air drying (HAD) and ambient air drying (AAD). After heating by IR from 20?°C to 60?°C within 58?s, 2.17 percentage points moisture of rough ric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is 25.0?±?0.2% in dry basis) were removed without adverse effect on germination capacity of husked brown rice. Compared with AAD, IRD slowed down the increase in yellowness, water uptake and volume expansion ratio of brown rice by 47.9%, 41.0% and 37.9% after four months of storage, and decreased the temperature range and enthalpy of gelatinization, the peak and breakdown viscosities. These changes might due to the higher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IRD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roteins and starch granules than AAD. IR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storage stability of brown rice.
Food Chemistry,Vol264(10): 149-156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flesh-coloured potatoes as affected by storage conditions
Anna P?ksa, Joanna Miedzianka, Agnieszka Nem?
The study determined nitrogen compounds and amino acid profile in dry matter of potatoes differing in flesh colour, stored at 2?°C and 5?°C for three and six months. With increased storage time,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 and particularly amino acid content declined. The coagulable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 at three months’ storage by 25%. The majority of the amino acid content decreased from 19 to 6% and from 38 to 21% after three and six months’ storage, respectively. Storage temperature did not influence the coagulable protein content or serine, glycine, cysteine, tyrosine and phenylalanine. However, potatoes stored at 2?°C contained slightly more amino acids than tubers stored at 5?°C. Independently of the storage conditions, potatoes of yellow-fleshed Fresco and red-fleshed Herbie 26 varieties were characterised by a relatively high nutritive value, limited by leucine (CS?=?84), methionine plus cysteine (CS?=?78) and leucine (CS?=?72), respectively.
Food Chemistry,266(11):335-342
Development of a peptide substrate for detection of sunn pest damage in wheat flour
Begüm Zeynep Hançerlio?ullar? ,Hamit Köksel , Fahriye Ceyda Dudak
Since the common protease substrates did not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nn pest protease activity in damaged wheat, different peptide substrates derived from the repeated sequence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were synthesized.Hydrolysis of peptides by pest protease was determin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mong three peptides having the same consensus motifs, peptide1 (PGQGQQGYYPTSPQQ) showed the best catalytic efficiency. A novel assay was described for monitoring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protease extracted from damaged wheat flour. The selected peptide was labeled with a fluorophore (EDANS) and quencher (Dabcyl) to display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The proteolytic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the change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that occurred when the protease cleaved the peptide substrate. Furthermore, the assay developed was modified for rapid and easy detection of bug damage in flour. Flour samples were suspended in water and mixed with fluorescence peptide substrate. After centrifugati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the supernatants, which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protease content of the flour, were determined.The total analysis time for the assay developed is estimated as 15 min. The assay developed permit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ime and labor, offering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unn pest damage in wheat flour.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8,98(15): 5677-5682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wood ashes and diatomaceous earth in controlling the maize weevil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anja Bohinc, Aleksander Horvat, Goran Andri?, et al
All tested wood ashes were slightly less effective than SilicoSec®, in controlling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however the most promising results were confirmed with wood ash of Norway spruce.Significantly higher mortality of was achieved with higher temperature in combination to lower relative humidity.High percentage of Slovenian forest is covered with Norway spruce, which offers good possibiliti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its wood ash for effective grain protectant.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18,Vol 79(6) :1-8
Insecticidal effect of contact insecticides against stored product beetle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susceptibility to phosphine
P. Agrafioti, C.G. Athanassiou
Field and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Sitophilus oryzae and 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resistance to phosphine and also for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different contact insecticides.For both species, field populations were found resistant to phosphine while laboratory populations were found susceptible to phosphine.Pirimiphos-methyl and spinetoram were effective for both field and laboratory populations, while alpha-cypermethrin wa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laboratory popul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eld populations of stored product insects that are resistant to phosphine may not be controlled by certain contact insecticides.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18,Vol 79(6) :9-15
Efficacy of filter cake and Triplex powders from Ethiopia applied to wheat againstSitophilus zeamais and Sitophilus oryzae
Tesfaye M. Tadesse, Bhadriraju Subramanyam
Sitophilus zeamais and Sitophilus oryzae were susceptible to filter cake and Triplex.Mortal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owder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Filter cake at 1000?mg/kg caused 100% mortality of adults of both species at 14?d.Filter cake was more efficacious than Triplex against both species.Both powders can be used to manage S. zeamais and S. oryzae in stored wheat.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18,Vol 79(6) : 40-52
2018(3)粮油加工部分 2018-12-21
重组米的研究进展
郭亚丽,程科,王辉,等
重组米是以碎米、米粉或其他淀粉基质类原料为主要成分,经粉碎、调质后进入挤压机重新制粒、干燥而得。重组米与普通大米相比,在营养强化、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重组米的研究较为丰富,得到大量研究成果。主要从原配料、生产工艺、品质特性及改良剂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组米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重组米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9):1-4
全谷物食品行业概况和发展趋势
赵芃,郭斐,董笑晨,等
从中外全谷物食品行业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全谷物食品市场和消费现状,并结合消费者健康认知研究,提出符合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全谷物食品发展建议。
现代食品, 2018(12):8-12
新技术在粮油工业上的应用
杨婷,陆启玉
简述了几种国内外粮油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着重介绍了超微粉碎技术、分子蒸馏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几种现代新技术在粮油加工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对我国粮油食品工业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粮食与油脂,2018(9):1-3
米粉专用米研究进展
苟青松,周梦舟,周坚,王展
综述了米粉专用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原料大米品质与米粉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原料大米选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为研究米粉专用米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依据。
粮食与油脂,2018(9):4-6
论面粉生产技术指标的控制
刘光辉
论述面粉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的内容,介绍部分企业的指标控制方法以及达到的效果,说明现代化的面粉企业通过指标管理,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节粮减损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进步。
粮食加工,2018(5):14-18
抗冻保护剂在冷冻面食中的应用
孙玥,杨丽媛,田野,等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冷冻面食制品产业也迅速发展。由于冷链条件的影响,在储运过程中经常发生温度波动变化,导致食品品质下降。阐述了不同抗冻保护剂对冷冻面制品的抗冻保护作用机理以及抗冻剂在不同品类冷冻面食中的应用。
粮食加工,2018(5):19-23
小麦麸皮低聚糖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周迎春,刘少博,丁长河,彭新然
总结了小麦麸皮低聚糖生产工艺中除淀粉、蛋白,阿拉伯木聚糖酶解,低聚糖纯化等关键步骤的最优加工条件。以期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小麦麸皮低聚糖提供重要依据。
粮食与油脂,2018(10):7-9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姚慧慧,王燕,赵传文
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概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麦麸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粮食与油脂,2018(10):10-12
胚芽米微波灭酶工艺
朱松,宋善武,李进伟,等
以胚芽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研究微波处理对胚芽米脂肪酶灭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具有较好的灭活脂肪酶的作用,其灭活效果受胚芽米初始水分质量分数、微波剂量、微波时间以及物料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间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微波灭酶的最佳条件是:初始水分质量分数为16%;微波剂量为2.0 kW/kg;微波时间为2.6 min;物料厚度为3.3 cm;在此条件下胚芽米脂肪酶灭活率为68.12%。微波处理后对胚芽米主要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8(6):603-609
生物活性肽功能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余楠楠,陈琛
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抑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还有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特异性强的特点,在食品和医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生物活性肽的种类和生物功能、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技术和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技术方法。最后,对生物活性肽在大规模应用方面的挑战进行分析,为生物活性肽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中国酿造,2018(9):17-21
小米婴幼儿营养辅助食品的研制
郑燕丹,袁凤娟,郑立冰,郑钢勇
采用线性规划法优化设计了一种添加小米的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的主体骨架配方,并对其进行营养强化。本试验独创性地添加了麦芽提取物,提升了产品的颜色、香气和风味,同时对其核心工艺过程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滚筒干燥筒体温度调节为130℃±5℃,蒸汽介质为0.30~0.35 MPa,料液流速为8.6 L/min,转速为2~6 r/min,得到的产品呈白色近透明片状,干燥松散,有独特小米香味,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品质和卫生标准进行检测,产品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5):22-27
我国小品种油料发展现状的研究
鲁海龙,张飞,袁榕
阐述了小品种油料生产情况、特点与加工技术,并结合自身长期以来从事小品种油料工程的经验,为小品种油料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5):1-4
食品配料米糠的研究进展
邹昱成,鞠兴荣,何荣,等
米糠营养丰富且资源充足,但由于氧化酸败、外源性污染、口感差等突出问题的限制,大部分米糠只能作为动物饲料或废料丢弃。米糠经加工处理后可作为食品配料添加到焙烤食品、饮料、糕点、饼干等大宗食品中。本文对米糠配料在食品中应用情况、配料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技术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粮油学报,2018(7):123-129
化学与生物法制备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食品应用研究进展
张润润,石玉刚,黄欣莹,等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是一种重要的抗坏血酸衍生物,是一种高效,营养,绿色的食品添加剂,它还是目前中国唯一允许在婴儿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目前L-AP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与生物法两种,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L-AP必须用生物催化法获得。本文详述了化学与生物法制备L-AP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目前生物法主要通过优选酶种类与反应介质、优化反应条件和外加辅助场等手段提高产物得率,并进一步介绍了L-AP在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现状。
中国粮油学报,2018(7):130-137
花生粕中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赵强,赵三虎,赵二劳
花生粕是脱壳花生果榨油后的副产物,我国资源丰富。花生粕中含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膳食纤维、植酸、色素及黄酮等,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花生粕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旨在为花生粕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粮油学报,2018(7):138-146
微生物抗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亮,秦素雅,衡军影,等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食品工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而微生物污染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子之一。微生物抗菌肽具有高效、广谱、不易产生抗药性、体内可降解、易于规模化发酵生产等诸多突出优点,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内外微生物抗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具体综述了微生物抗菌肽及其在食品原料安全控制、食品加工环节、食品防腐保鲜、食品活性包装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119-126
青稞加工制品研究进展
周智伟,刘战民,周选围
青稞是高原特色作物,由于青稞特殊的生长地域及营养成分,其加工制品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从青稞软饮料、青稞发酵制品、青稞粮谷制品等领域,综述了青稞加工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青稞制品及其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对青稞加工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粮油食品科技,2018(5):11-16
中老年营养调和油的配制及其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袁博,秦朗,郑竟成,何东平
根据中老年人群的营养需求,以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萝卜籽油和DHA藻油为原料,气相色谱法检测原料中的脂肪酸组成以及含量,建立相关模型,利用Matlab数学软件优化中老年营养调和油中脂肪酸配比,得出中老年专用调配油的模拟配方。经验证配方中脂肪酸比例满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比例,调和油在加热后稳定性良好,货架期可达12个月。
粮食与油脂,2018(9):40-42
碎米淀粉分步制取工艺优化
祝水兰,刘光宪,周巾英,等
以稻谷加工副产物碎米为原料提取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碎米淀粉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用碱法浸提、超声波协同碱性蛋白酶法提取碎米淀粉,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25min,加酶量5mg/g,酶解时间2h,酶解温度45℃,固液比1:4(g/mL),该条件下淀粉提取率达98.56%,纯度达99.13%。
食品与机械,2018(6):212-215
青稞保健功能产品开发研究国内现状
郭效瑛,赵曼
青稞是青藏高原大面积种植的特色植物,被誉为青藏高原的精气之源,由于含有丰富的麦绿素、β-葡聚糖、高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是健康食品的天然标志。但一直以来,青稞主要被用作酿酒原料、饲料,或做成青稞挂面、糌粑、青稞馒头等,自21世纪以来才逐渐兴起用青稞开发各类保健品的研究工作。通过回顾青稞主要成分在保健品方面的功能性开发进展情况,主要包括传统酿酒业的创新、保健饮品及功能性因子如β-葡聚糖、青稞麦绿素的提取与产品化、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青稞丰富的健康成分用于保健品的规模开发和全面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
农产品加工,2018(19):57-61
冷冻面团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郭武汉,王凯,连惠章,等
冷冻面团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美进入中国,现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解决了传统面食货架期短、易老化的难题。着重就冷冻面团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阐述冷冻面团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此技术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农产品加工,2018(19):67-68
玉米饮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唐荣,秦涛,刘兴艳
将玉米加工成饮料,使吃玉米变成"喝玉米",不但保留了玉米中的营养成分,而且饮用方便,口感清新自然,风味独特,更易于人体吸收。近年来,将玉米与水果、蔬菜等复合而成的复合型的玉米饮料,因其营养价值高,符合目前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成为玉米饮料发展的新机遇。本文综合分析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对玉米饮料从加工工艺、分类、稳定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以后玉米饮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16):4349-4355
婴幼儿营养米粉加工过程中营养素损耗研究
吕倩,邓泽新,吴颖,等
研究了婴幼儿营养米粉采用辊筒干燥方式生产时营养素的损耗情况。结果表明:辊筒干燥过程中,浆料浓度比在物料∶水=1.6∶1,辊筒频率为40Hz,辊筒干燥温度为110~130℃时,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损失率大于30%,损失显著,水溶性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平均损失率为12.79%和19.01%,损失一般显著;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损失率基本小于10%,损失不显著;其余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均不显著,研究数据可供设计配方时参考。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8):7-9
大豆蛋白面包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王燕
将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面包生产中。以高筋小麦粉的添加质量为基准,黄油、鸡蛋、食盐、水的添加量分别为10.0%、6.0%、1.0%、60.0%。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对产品配方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2.0%、绵白糖添加量为14.0%、酵母添加量为2.0%、面包改良剂添加量为1.0%时面包感官评分最高。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面包细腻均匀,松软香甜,具有浓郁的面包香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粮食与油脂,2018(8):55-59
改进脱色工艺条件对玉米油脱蜡效果影响的研究
孙元宾,张旭,邹德志,王俊国
以碱炼脱酸玉米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度长时间脱色,然后在不过滤白土情况下,脱色油直接冷却至脱蜡温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24 h,白土添加量2.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8.19%,然后在10℃条件下,养晶时间24 h,玉米油在0℃静置,5.5 h可澄清透明。结果表明:低温脱色,延长脱色时间,直接冷却脱蜡,一次过滤脱除白土和蜡质,可减少油脂损失,改善玉米油的风味,提高了玉米油的品质和稳定性,节约了能源。
粮食与油脂,2018(10):13-16
马铃薯面条的研制
许娟妮,廖文华,张文会
将马铃薯全粉和小麦高筋粉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研究马铃薯全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得分确定最优配比,当马铃薯全粉的质量分数为20%时,综合评分最高。
粮食加工,2018(5):73-74
马铃薯全粉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纳日
研究马铃薯全粉对面团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流变特性及面包色泽、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能提高小麦粉的吸水率,增加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弱化度先增加后降低;随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比例均呈下降趋势;马薯全粉能够显著提高硬度、弹性和咀嚼性(P<0.05),降低黏聚性;马铃薯全粉显著提高面包的a*值和b*值,降低L*值(P<0.05);马铃薯全粉能够提高面团的弹性和黏性。马铃薯全粉能够提高面包感官特性,因此综合考虑,确定马铃薯全粉的最佳添加量为50%~70%。
粮食与油脂,2018(9):63-67
超微黄米粉挂面的研制
段伟,吴月蛟,沈群
为研制一种黄米含量高,食用品质较好的黄米挂面,对黄米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使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混合试验仪(Mixolab)等设备,测定超微粉和小麦粉不同配比的混合粉糊化特性和流变学性质,并将不同配比的混合粉制作成挂面,测定超微粉挂面的质构品质和感官品质,分析混合粉粉质特性与超微粉挂面质构特性的相关性,建立粉质特性参数预测质构参数(坚实度,黏着性,拉伸性)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94.977+78. 060C5;y=445.556-55.920C5;y=45.168+1.970T+9.084C5。结果表明,超微粉添加量为20%时制作出的黄米挂面品质最佳。混合粉的粉质特性可以预测挂面的质构品质。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0):155-162
加工工艺对挂面干燥及产品特性的影响
于晓磊,王振华,张影全,等
为明确加工工艺对挂面干燥和产品特性的影响,提高挂面干燥工艺效能,以小麦精粉为原料,采用自主开发的食品水分分析试验平台,设计3因素不等水平(加水量30%,35%;真空度0.00,0.06 MPa;干燥温度32,40,48℃)全排列挂面干燥试验。在相对湿度75%条件下定时(300 min)干燥,测定挂面干燥及产品特性。结果表明,和面加水量对挂面干燥和产品特性有极显著影响,其次是干燥温度;真空度仅对产品的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因素互作对产品特性有较大影响;抗弯强度是与多因素关联的产品质量特性,可考虑作为挂面产品质量评价的主要性状之一。提高加水量,可以显著提高挂面的弯曲距离和弯曲功;提高干燥温度时,挂面弯曲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0):144-154
制作工艺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影响研究
钟先锋,黄伟志,黄桂东,等
为了提高冷冻面团馒头品质,探讨制作工艺(酵母添加量、加水量、速冻温度、速冻时间、醒发温度、醒发时间)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筛选出影响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关键工艺因素及其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冷冻面团馒头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8%、醒发温度37.5℃、醒发时间29.6 min,在此条件下,冷冻面团馒头的发酵力为(1.52±0.13)g、硬度为(2 074.67±72.71)gf,与预测值接近,能改善冷冻面团馒头品质。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15):69-78
复合改良剂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影响研究
黄桂东,黄伟志,钟先锋,等
冷冻面团技术是现代重要的发酵面食保鲜技术之一,但冷冻过程会对面团品质、酵母生存能力及面团面筋结构等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冷冻面团品质,研究了冰结构蛋白、黄原胶、蛋白酶和水苏糖4种改良剂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且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改善冷冻面团馒头品质的改良剂复配工艺。结果表明:冰结构蛋白、水苏糖对冷冻面团馒头品质影响显著(p<0.05)。0.01%冰结构蛋白,0.04%黄原胶,0.01%蛋白酶,2.68%水苏糖的复配工艺下,冷冻面团馒头比容、硬度理论值分别为2.68 m L/g,1 676.69 gf。实测比容、硬度分别为(2.71±0.15)m L/g,(1 626±18.83)gf,有效提高了冷冻面团馒头品质。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16):79-87
主食糙米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玉民,张亮,王维坚,等
糙米营养丰富,直接炊煮食用有许多弊端。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可有效改善糙米的食用品质和蒸煮品质,使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食。针对主食糙米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主食糙米制备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16)200-205
马铃薯全粉加工关键工艺研究进展
刘振亚,曹晓虹,张佳佳,韩立宏
马铃薯块茎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被公认为全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或粉状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已成为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原料。文中简单介绍了马铃薯全粉的分类、特点以及加工工艺,重点阐述了加工环节中原料选择、去皮、护色、熟化、干燥和降低细胞破损率等关键工艺,并提出了促进高品质马铃薯全粉生产的建议,以期推动马铃薯全粉加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8):314-321
我国婴幼儿米粉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陈立娟
婴幼儿米粉行业发展迅速,产品种类和产量不断增加,但在生产工艺、配方及质量安全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介绍了我国婴幼儿米粉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婴幼儿米粉的发展方向,为婴幼儿米粉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现代食品, 2018(7):4-6
双酶水解芝麻11S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李若昀,张国治,黄纪念,等
探索了混料酶(Alcalase和胰蛋白酶以酶活比为1∶1混合)水解芝麻11S蛋白产物抗氧化性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讨论了水解过程中加酶量、p H、温度、时间、底物浓度这5个因素对水解多肽产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水解所需最适加酶量和底物浓度,并筛选出用于响应面优化试验的水解p H、温度、时间的范围。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水解芝麻11S蛋白多肽产物抗氧化能力相对较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4.81℃,加酶量10 000 U/g,水解p H 8.6,底物浓度3%,时间1.96 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定多肽产率为(77.41±0.30)%,总抗氧化性为(1.40±0.02)mmol/L,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41 mg/m L,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06 mg/m L。结果表明,响应面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方程准确可靠,而且与其他天然抗氧化肽相比,芝麻11S蛋白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制备高活性抗氧化肽的能力,为进一步分离纯化芝麻11S蛋白抗氧化肽提供了参考。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4-52
超声波-湿热法结合酸水解制备大米抗性淀粉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杨帆,肖华西,林亲录,等
研究了超声波-湿热法结合酸水解制备大米RS3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超声波-湿热法过程中淀粉的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酸水解过程中的柠檬酸浓度、加热时间、老化时间对大米RS3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湿热法制备RS3的最佳工艺条件:大米淀粉的含水率30%、处理温度130℃、处理时间为10 h,RS3得率为32.173%;在此基础上结合酸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的浓度0.15 mol/L、加热时间为20 min、老化时间24 h,RS3的得率为40.672%。并对这两种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大米RS3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波-湿热法结合酸水解所制备的RS3内部结构更为致密,水分子不易进入,含水量、溶解性、膨润力最小,热稳定性相对较好,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良好的分散性,说明采用超声波-湿热法结合酸水解所制备的RS3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
中国粮油学报,2018(7):43-50
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谭传波,赖琼玮,杨耀学,等
选择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提油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性好,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40∶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0 min。在最佳条件下,鲜榨油茶籽提油率为95.9%,且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对鲜榨油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无影响。
中国油脂,2018(8):12-14
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茶籽粕中蛋白的工艺研究
朱赟豪,陈哲,何东平,胡传荣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油茶籽蛋白。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选出最佳的超声参数,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pH10,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60min。此条件下,油茶籽蛋白提取率可达57.82%。并对本实验获得的油茶籽粗蛋白粉感官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产品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市场要求。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53-56
不同产地冷榨亚麻籽油的脂质组成比较
周洋,黄健花,金青哲,王兴国
以来自不同产地的2种中国冷榨亚麻籽油、3种加拿大冷榨亚麻籽油和1种新西兰冷榨亚麻籽油产品作为实验样品,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冷榨亚麻籽油的脂质组成。研究表明:6种不同产地冷榨亚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不大,主要脂肪酸均为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6种不同产地冷榨亚麻籽油的微量营养成分差异显著,总酚、植物甾醇和生育酚含量最高的均为加拿大样品,含量分别为38.06 mg GAE/kg(样品2)、3 671.16 mg/kg(样品2)和536.62 mg/kg(样品3)。
中国油脂,2018(9):125-128
中性蛋白酶提取植脂末油脂工艺的研究
凌德娣,周亚楠,黄昕畑,张白曦
利用中性蛋白酶将植脂末破乳并对其酶解条件和油脂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25℃、pH 7.0、中性蛋白酶加酶量6 000 U/g、酶解时间10 min、油脂提取体系为氯仿-甲醇-水(体积比2∶2∶1);在最佳条件下,离心后植脂末提油率可达95.36%。中性蛋白酶能够高效破乳从而大幅提高植脂末的提油率。
中国油脂,2018(8):119-121
不同改良剂对木薯全粉面条品质的影响
李佩,谢彩锋,丁慧敏,等
以华南9号木薯全粉为原料,添加谷朊粉、黄原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等不同剂量的改良剂加工成面条。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改良剂对木薯全粉的糊化特性、热特性以及面条的微观结构,蒸煮损失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配方添加6%(质量分数)谷朊粉、9%(质量分数)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1. 5%(质量分数)黄原胶和1%(质量分数)食盐对面条的品质都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该条件下制作的面条蒸煮损失约为7. 8%,全质构参数中硬度约为207. 5 g、弹性约为0. 964、黏性为5. 924 g·s。与小麦面条相比,木薯全粉面条硬度偏低,弹性和黏性与小麦面条相近,回复性较大,蒸煮损失稍高,但总体上符合行业标准(LS/T 3212—2014)要求,面条品质得到改善。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9):218-224
浸出芝麻油中芝麻木酚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闫政,马宇翔,曾国展,等
以浸出芝麻毛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进行芝麻木酚素的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芝麻素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高相液相色谱仪对得到的芝麻木酚素粗品进行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芝麻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次数3次、料液比1∶4、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95%、搅拌时间0.5 h、静置时间2 h、搅拌速度400 r/min,在此条件下芝麻素提取率为86.99%;得到的芝麻木酚素粗品中芝麻素含量为48.73%,芝麻林素含量为5.71%。
中国油脂,2018(9):107-111
油脂氢化过程中催化剂对反式脂肪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希,王毅梅
氢化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催化条件将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s,TFA),且不同氢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国内外众多研究都致力于寻求在氢化过程中减少TFA生成量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各类催化剂在油脂加氢反应中的脂肪酸选择性进行综述讨论,重点介绍食品工业中常使用的镍基催化剂,铜、金和铂族贵金属等非均相催化剂以及均相催化剂、非晶态催化剂的新型催化剂。
现代食品, 2018(10):9-13
多功能一体化装置区域化制备地沟油生物柴油
薛原,常伟,连俊,等
基于酯交换法研制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的制备装置,用以小地域范围内地沟油的再生利用得到纯净高质量的地沟油生物柴油。结果表明:该装置区域化制备地沟油生物柴油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20 min、醇油摩尔比8∶1、催化剂用量0.75%、搅拌速率250 r/min,此时地沟油生物柴油产率达到最大值97.3%;地沟油生物柴油的浊点、冷滤点、倾点分别为6、5℃和4℃,氧化安定性、闪点、酸值(KOH)、十六烷值、密度、运动黏度分别为4.8 h、153℃、0.37 mg/g、59、888.9 g/cm3和4.06 mm2/s,除氧化安定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EN14112和ASTM D6751标准。该实验装置的各个反应装置依次通过管道和动力输送装置一体化连接,多道工序顺序结合得到生物柴油,具有高效便捷、易操作、占地小等优势。
中国油脂,2018(9):57-61
大豆发芽富硒工艺条件研究
魏龙,郭楠楠,段秋虹
以河南优质大豆为原料,以豆芽硒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亚硒酸钠含量50 mg/L,浸泡时间7 h,浸泡温度15℃,发芽时间96 h的条件下豆芽中硒元素含量达到最高,为7.924μg/g。
粮食与油脂,2018(10):21-23
发酵豆奶加工工艺研究
王永,李勇,陈尚龙,等
研究一种嗜好性良好的豆奶制作方法,探讨豆乳与牛奶比、蔗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和卡拉胶添加量对发酵酸度和感官总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比为豆乳牛奶比1∶3,蔗糖添加量7%,乳酸菌接种量0.015%,卡拉胶添加量0.1%。在此参数条件下,发酵豆奶的感官评分达91.6分,具有普通发酵酸奶特有的酸甜可口风味,还有特殊的豆香味,组织细腻,质地均匀,无分层,口感好,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20):49-51
燕麦主要功能作用及加工现状分析
安鸣,刘森,孟静岩,栗红瑜
对燕麦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功能作用进行简述,进而对燕麦初加工和深加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未来燕麦加工方向提供科学的决策。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20):75-76
芸豆营养挂面的研制及品质特性的研究
周睿,曹龙奎,张桂芳,等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制一种新型芸豆营养挂面。考察预糊化芸豆全粉的添加量、复合磷酸盐用量、瓜尔豆胶用量以及谷朊粉用量4因素对芸豆营养挂面综合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豆营养挂面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食用盐用量1%,食用碱用量0.1%,水用量60%,预糊化芸豆全粉的添加量40%,复合磷酸盐用量0.7%,瓜尔豆胶用量0.7%,谷朊粉用量3%时,芸豆营养挂面产品蒸煮时间为3.8±0.1 min,熟断条率为3.61%±0.13%,烹调损失率为5.01%±0.11%,综合品质评分平均值为96.4分。芸豆营养挂面色泽光亮、粗细均匀、光滑整齐、口感柔软爽滑、适口性强,具有特殊的芸豆香味。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21):1-4
牡丹籽分离蛋白提取工艺及乳化特性
李强,罗松明,钟焱,等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盐溶法提取牡丹籽分离蛋白工艺,并测定不同p H下牡丹籽分离蛋白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牡丹籽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9 min、提取温度40℃、料液比1∶20、Na Cl浓度1.03 mol/L,在此条件下牡丹籽分离蛋白得率为(23.49±1.21)%,纯度为(90.75±0.87)%;牡丹籽分离蛋白乳液在p H为8时,乳化能力、乳液热稳定性均最高,分别为(85.27±1.23)%和(90.74±1.07)%;乳液在p H 2~5时,形成Pickering乳液,显著增加乳液热稳定性、粒径,改变乳液颜色;乳液p H 8~10,形成O/W型乳液,乳液p H越高,乳化能力、乳液热稳定性越低,乳液粒径越小,乳液颜色越深;乳液中性条件下,粒径较大,热稳定性较低。
中国油脂,2018(8):127-132
Omega-3脂肪酸磷脂制备方法综述
王俊,王淑娜,许新德,彭永健
Omega-3脂肪酸磷脂生理功能明确,生物利用度高,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制备方法是全球磷脂研究开发的新动向。综述了目前Omega-3脂肪酸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天然提取法、酶促转化法、化学合成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天然提取法是最早获得Omega-3脂肪酸磷脂产品的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膜分离法、柱层析法和盐沉淀法;酶促转化法主要包括酶促酯交换法和酶促酯化法,是目前Omega-3脂肪酸磷脂合成效率最高、最常用的方法;化学合成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为Omega-3脂肪酸磷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油脂,2018(8):47-51
燕麦分离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测定
李玉娥,王愈,陈振家
以裸燕麦为原料,采用传统的碱提酸沉法,在料液比为1∶10 g/mL,pH=8.5(碱提)和pH=4.5(酸沉),T=20℃条件下提取燕麦分离蛋白,蛋白提取率为75%,再在不同的pH、离子强度和蛋白浓度条件下,进行燕麦分离蛋白的功能性测定,测定其乳化活性、起泡性、持水性、粘度。结果得出,燕麦分离蛋白在等电点附近时其乳化活性、起泡性、持水性数值最低,离子强度对各功能性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燕麦分离蛋白粘度与其蛋白浓度成正比。
粮油食品科技,2018(4):31-35
稀土基磷钨酸催化大豆油与甲醇合成生物柴油及其工艺优化
李芳浩,吴兵,蔡锦旺,等
以系列稀土改性磷钨酸为催化剂,大豆油与甲醇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各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研究表明,部分取代的稀土基磷钨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酯交换反应活性,其中Ce2/3H1.0PW12O40催化剂显示最好的生物柴油产率(94.4%)和重复使用性能,催化剂中Brnsted酸中心和Lewis酸中心间的协同效应是其具有高催化性能的原因。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生物柴油合成的最佳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30∶1,催化剂量为大豆油质量的6.3%,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148℃,该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6.6%,该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
中国粮油学报,2018(8):45-51
山苍子油微胶囊的制备技术比较及其释放动力学
杨艳红,李湘洲,周军,王晓婷
比较研究了研磨法、饱和水溶液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几种制备技术对山苍子油的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效果,考察了不同制备技术对微胶囊的收率、包埋率、释放率的影响。SEM(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观测了山苍子油(LCEO)微胶囊的表面形态,IR(Infrared Spectrum)检测了上述技术对山苍子油的包埋效果,得出了喷雾干燥法对山苍子油的包合率要好于冷冻干燥法、饱和水溶液法及研磨法。研究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按照零级模型、一级模型、Higuchi模型分别对山苍子油微胶囊的释放进行拟合,获得了合适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研磨法及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的释放更符合零级模型,饱和水溶液法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的释放更符合一级模型。喷雾法制备的微胶囊对山苍子油的保护效果最好,可为工业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中国粮油学报,2018(7):78-84
基于ANSYS数值模拟的生鲜面条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
徐雪萌,林冬华,陈留记
研究生鲜面条干燥过程瞬态温度场分布为半干面生产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基于生鲜面条工业化生产线上的干燥装置建立物理模型,根据面条干燥过程中湿热传递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确定面条导热系数。运用ANSYS热分析模块,模拟干燥室进气温度分别为50、60、70℃,热风速度为3 m/s,干燥时间总长为300 s,每隔30 s湿面条块内部瞬态温度场分布,并模拟出面条块水平面上、中和下三层温升曲线图。结果表明干燥前期120~150 s面条升温较快,150~300 s面条升温较慢。通过实验对ANSYS分析的温度场进行验证及检测干燥后面条含水量,结果表明温度场实验测试值与仿真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将初始含水率为33.7%、形状长×宽×高为200 mm×5.0 mm×2.0 mm的500 g鲜湿面干燥为半干面,3种温度场以温度为70℃,加热时间150 s为最佳干燥工艺参数。
中国粮油学报,2018(8):87-93
变性玉米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宝全
在正交实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发现变性玉米淀粉(CS)在制备过程中的最优氧化条件为反应时间4h、温度45℃、pH9、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为15 mL。实验还对变性CS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此产品糊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成膜性等性能,在食品领域具有优越的发展空间。
现代食品, 2018(14):136-138
储备粮在实际加工中各工艺对出米率的影响
沈良波,陈建新,吕勐侃
从稻谷加工的实际出发,主要探讨储备粮从原粮的入仓、清理、稻谷脱壳、碾白最后成品整理的一套工艺流程中的各个技术要点的控制,从生产操作工艺设备着手,保质保量加工的大米既符合国家标准又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而提高出米率。
现代食品, 2018(14):184-185
黑米丹棱冻粑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古明亮
采用酵母粉和乳酸菌粉混合发酵制作黑米丹棱冻粑,研究了不同的混合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黑米丹棱冻粑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米丹棱冻粑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在26℃下发酵6 h,混合发酵剂添加量1.5%,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实际测得感官总分为90.3分。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4):45-48
新型豆基发酵奶研究进展
张鸿儒,谢晋,韩迪,等
新型豆基发酵奶作为一种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新型豆基发酵奶产品较少,并且在风味、发酵工艺等方面还存在某些欠缺。结合国内外新型豆基发酵奶的最新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去除豆腥味、发酵菌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新型豆基发酵奶提高免疫力、抗癌、降低胆固醇等生理功能,对其前景做出展望。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8):308-313
超声辅助提取红麻籽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谢庆方,张丽霞,张振山
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提取温度为自变量,红麻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红麻籽油的理化指标与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红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250 W、液料比8∶1、提取温度30℃,在此条件下红麻籽油提取率为93.47%;各因素对红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辅助法得到的红麻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油脂品质较好;红麻籽油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75.15%)为主,主要为亚油酸(43.14%)和油酸(30.78%),此外还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21.97%)。超声辅助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特点,研究超声辅助提取红麻籽油的最佳工艺可为红麻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59-65
马铃薯生全粉干燥工艺及品质分析
王稳新,陈洁,李璞,王彦波
针对新鲜马铃薯水分高、易褐变等原因,探索了热风气流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低温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马铃薯生全粉游离淀粉含量、微观结构、糊化特性及L*值、b*值等品质影响。结果显示,经破碎脱水后的薯块使用热风气流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低温干燥相比,产品的组织结构完整度高,游离淀粉含量低,干燥效率高。随着气流干燥温度升高,破碎的薄壁组织结构增加,细胞完整度下降,生全粉的糊化度增加、吸水指数增加、峰值黏度升高。当干燥温度为60℃时,能降低淀粉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淀粉损失和酶促褐变,保证薯块内部水分均匀蒸发,快速脱水。与马铃薯全粉现有的滚筒干燥和冻融干燥相比,热风气流干燥下马铃薯细胞破损程度小,成品糊化度低,并能更好保留马铃薯原有品质。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9):34-38
超声波辅助提取米渣蛋白的仿真模拟
李珂昕,马海乐,李树君,杜先锋
为直观表达超声波在辅助提取米渣蛋白过程中物理场的变化,本研究采用仿真模拟软件对物理场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建立了声场和流体场的仿真模型;并对声压分布、流体速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声波的不断反射,声压没有因为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由于声波的传播,流体速度和压强发生改变,并伴有循环流动的发生。在一定的声压范围内,基于声压与提取率成正比的关系,利用仿真模拟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米渣蛋白进行结果预测,实验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中国粮油学报,2018(7):92-98
基于油脂过氧化值的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及货架期预测
毛锐,王欣,成实,刘宝林
分析了5种油脂在65~105℃下加速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进行了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及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温度及脂肪酸组成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亚麻籽油具有最高的过氧化值初始值,且增加较快,活化能最小,氧化稳定性最弱;整体而言,初始氧化阶段,5种油样的活化能介于63.83~93.87 k J/mol之间;随饱和脂肪酸含量及MUFA/PUFA值的增大,油样过氧化值的变化趋缓,诱导期延长,氧化速率常数减小,活化能增大,氧化稳定性提高,货架期延长;加速氧化阶段的氧化速率常数显著增大,而活化能相对降低(花生油除外);随温度升高,过氧化值变化加剧,氧化诱导时间缩短,氧化速率常数增大,货架期缩短;经验证实测货架期与预测值间具有较好的相符性,说明基于油脂过氧化值的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可有效预测货架期。
中国油脂,2018(8):94-99
基于混合粕生产蛋白寡肽的研究
叶美金,杨玉敏,冯鸿,等
以豆粕、米糠、麦麸混合粕为主要原料,采用多种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菌+乳酸杆菌)菌种协同发酵提高混合粕的饲用价值。以蛋白寡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初始p H 6.8,接种量4%,发酵时间60 h。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物中蛋白寡肽含量由发酵前的4.0%提高到12.9%,其饲用价值明显提高。
中国油脂,2018(9):49-52
碾米机智能化的探讨及方案
贾锋,肖崇业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已经进入各行各业。稻谷加工业也必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型碾米机的研制不仅仅是扩大产能,同时也应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减少碾米设备的操作难度及强度。针对实现碾米机智能化的方法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8):1-2
以稻米油为基油制备稻米调和油及其煎炸性能的研究
陈玉,赵菁,姚行权,等
对稻米油、稻米调和油、添加0.02%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调和油和添加0.06%茶多酚的稻米调和油4种煎炸油进行土豆条连续煎炸试验,对比4种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甾醇、谷维素、反式脂肪酸(TFA)、3-氯丙醇酯(3-MCPD酯)和苯并芘含量变化,综合评估其煎炸性能。结果表明:稻米油、稻米调和油、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调和油和添加茶多酚的稻米调和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分别在煎炸10、14、16 h和14 h超过国家标准;稻米调和油的谷维素保留率均优于稻米油;添加迷迭香提取物有利于维生素E和谷维素的保留;添加茶多酚有利于甾醇的保留;反式脂肪酸和苯并芘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中国油脂,2018(10):12-16
基于SolidWorks的谷物加工成套设备的快速设计
朱建武,刘涛,蒋江,罗红武
三维设计和快速设计是当今企业所迫切需求的关键技术,也是成套设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谷物加工成套是指为实现谷物加工而组合的整套设备,是一个大型的系统。从设备模型建立、管网零件的模块化、大型装配设计、管道设计等方面对基于SolidWorks谷物加工设备的快速设计进行阐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10):7-10
对当前面粉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理念及其变化的思考
杨磊,刘江,王威杰
针对国内众多面粉工程设计厂家在工艺设计方面过于"同质化"、"成比例放大复制",缺乏工程设计研发的动力和思路,为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市场对工艺技术的需求,"工艺服务设备"而非"设备服务于工艺"的现状,借鉴2015年IAOM(国际制粉工作者协会)年会提出的工艺设计理念,以及其它行业工程技术先进的设计理念,提出在面粉加工市场过度饱和的状态下面粉工程技术的设计和研发理念。
现代面粉工业,2018(5):1-5
550 t/d小麦制粉厂工艺技术改造
李东森,杨磊,刘江
针对豫北某550t/d小麦制粉厂灰分高、出粉率低、电耗高等问题,结合当地的粮源和市场状况,对车间的清理和制粉工艺进行改造提升,加强物料分级,加强清粉工艺,着重改在清理工艺,做到轻碾细分。工艺调整后,出粉率由72%提高到75.2%,灰分0.46%以下的出粉率,由原来的32%提高到43%,取粉点的灰分为0.38%~0.42%;由于心磨的物料单独处理,采用更细的分级工艺,可以加工更全面的专用粉,产品的质量也更稳定。
现代面粉工业,2018(6):1-7
豆渣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进展
李伟伟,周才琼
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胃肠道和预防慢性疾病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被誉为第七大营养素,但不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不同,因此,高活性膳食纤维的研发以及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作为保健(功能)食品成为目前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豆渣是大豆加工副产品,富含膳食纤维,但主要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极低,导致豆渣口感较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限。本文综述了不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及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对豆渣膳食纤维中SDF的影响,为不同来源IDF的改性及豆渣膳食纤维的加工利用提供支持。
食品工业科技,2018(19):333-338
胡萝卜营养面条的研制
金山,孙小凡
以胡萝卜、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胡萝卜营养面条的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胡萝卜营养面条的最优配方为面粉100 g,胡萝卜粉9 g,食用碱0.07 g,食盐2.5 g,水35 g。制作的胡萝卜面条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国内将有广阔的市场。
农产品加工,2018(18):13-15
糯米粉生产节水工艺改造与利用
邵玉华,蒋林,陈亮
糯米粉生产加工过程中耗水巨大,严重浪费水资源和增加企业成本。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用水,一直是困扰加工企业的难题。技改小组对此进行了长期探讨研究,研发出一整套全新生产工艺,通过减少使用逆流洗米法洗米、水力喷射输米器送米、振动洗米筛精洗等高耗水工段;改为大米干洗机法,增加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农产品加工,2018(18):75-78
不同黄豆自制纳豆与市购纳豆差异性比较分析
刘琪,陈静,张佩娜,等
测定4种黄豆的理化指标,作为原料分别制作纳豆,以西尾牌纳豆为对照,通过理化性质测定、感官评价、电子鼻测定、电子舌测定比较五种纳豆差异。结果:东北黄豆所制纳豆的挥发性盐基氮最低,只有15.9 mg/100 g;东北黄豆所制纳豆和选购的对照纳豆拉丝性能好,湖北纳豆拉丝能力相对较弱,所购纳豆感官评分最高;几种纳豆的气味物质差异主要体现是乙醇、短链烷烃、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和无机硫,且其在笨黄豆和普通黄豆所制纳豆中含量较高;几种纳豆甜味、咸味和丰富性差异较明显,所购纳豆丰富性较高,普通黄豆所制纳豆甜、咸味较突出。
食品工业科技,2018(20):1-5
苦荞皮粉小麦粉面条配方优化
吴韬,伍小宇,袁旭,等
为优化一种苦荞皮粉-小麦粉杂粮面条配方,尤其针对苦荞皮粉的面团面筋形成率低,面条煮制易断裂,色泽晦暗、口感差等问题,试验以苦荞皮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将混合粉制作的面条烹调损失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明确苦荞皮粉添加比例、加水量、食盐和羟甲基纤维素(CMC)四个主要因素对苦荞皮粉面条煮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皮粉添加比例为5%,加水量为55%,食盐量为2.50%,CMC添加量为0.32%时,验证试验显示烹调损失率为3.73%。
食品工业科技,2018(20):194-199
超声辅助面团发酵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吴若言,罗登林,张康逸,等
为探讨超声辅助面团发酵制备馒头的可行性和对馒头品质的影响,试验在超声作用下进行面团的发酵过程,利用质构仪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所制备的馒头品质进行评价,考察酵母添加量、超声作用时间和超声功率密度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在超声功率密度21.71 W/L、超声作用时间30 min和酵母添加量1.22%下,馒头的综合加权得分最高。与普通发酵法相比,在超声作用下馒头的硬度下降了34.9%,比容增大了9.0%,这可能与超声促进酵母生长繁殖、影响面筋蛋白性质和淀粉结晶有关。综合来看,超声作用缩短了面团发酵时间,提高了馒头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17):95-101
复合豆浆原料配比的研究
孙明玉,张仲欣,王铂涵,李凤杰
为了改善豆浆的口感和营养均衡性,研究用大豆、花生和大米混合配料加工豆浆。通过单因素试验可知,随着花生含量和大米含量的增加,豆浆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以大豆100为基准,花生配比为30%~50%,大米配比20%~40%,豆浆感官评分较高。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回归试验可知,复合豆浆原料最佳配比为以大豆100为基准,花生添加量39.44%,大米添加量23.89%,在此组合下豆浆的最大固形物含量为3.42%。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17):35-37
5种面粉加工油条的特性研究
吴欣,陈丽,钟昔阳
选用5种商业面粉,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质、流变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感官评价与性质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面粉特性对加工油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粉的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指标与油条的品质紧密相关,油条的感官评价与油条的膨胀率间呈显著相关性。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17):38-39
高锰酸钾氧化蜡质玉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卢鑫,赵凯,刘宁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研究氧化剂用量、硫酸用量、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羧基含量和淀粉糊透明度的影响,并对氧化淀粉与原淀粉物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氧化剂用量对产品羧基含量、透光率影响较大;氧化对淀粉颗粒形貌变化明显;除冻融稳定性外,氧化淀粉的溶解率、膨胀度、凝沉性、黏度均优于原淀粉。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21):1-5
青稞全麦片生产工艺研究
孟晶岩,刘森,栗红瑜,安鸣
研究生产的青稞全麦片,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通过对麦片生产中水热条件以及不同轧距、辊径的切粒、压片等试验,解决了青稞中面筋含量少、导致麦片的塑性差和成型性困难的问题。试验表明,青稞全麦片最佳的熟化工艺条件预煮温度为90℃,水分含量30%,压片机滚轴间距0.3 mm,干燥时间35 min,所生产出的全麦片具有青稞特有的麦香,而且有良好的漂浮性。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21):33-35
芸豆营养粉条的研制及品质特性的研究
周睿,曹龙奎,张桂芳,等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制一种新型芸豆营养粉条。考察预糊化芸豆全粉添加量、复合磷酸盐用量及瓜尔豆胶的用量3因素对芸豆营养粉条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豆营养粉条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预糊化芸豆全粉添加量30%,复合磷酸盐用量0.5%,瓜尔豆胶用量0.8%时,芸豆粉条产品熟断条率仅为4.8%±0.2%,糊汤透光率高达84.8%±0.3%,综合品质评分高达95.6分。芸豆营养粉条色泽光亮,煮后有弹性和延展性,口感爽滑适口,具有特有的豆香味。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19):4-8
响应面优化小麦胚芽复合饮料配方的研究
陈星,王燕,吴佳,赵传文
将新鲜麦胚经常压蒸汽处理5 min,再经微波功率800 W处理4 min后,以其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饮料,经单因素试验研究麦胚浆、麦麸液、椰子粉、木糖醇、食盐、柠檬酸的添加量对小麦胚芽复合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小麦胚芽复合饮料最优配方。另外,以沉淀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复合饮料的稳定剂配方。研究表明麦胚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麦胚浆添加量61.9%,麦麸液添加量2%,椰子粉添加量3%,木糖醇添加量4%,食盐添加量0.03%,柠檬酸添加量0.05%,水添加量28.77%;添加黄原胶0.05%,CMC-Na0.15%,魔芋粉0.05%作为稳定剂,小麦胚芽复合饮料有最优的感官评分和稳定效果。
农产品加工,2018(19):7-12
玉米淀粉-聚乙烯醇抗菌包装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孟令伟,王洪江,刘伟
利用玉米淀粉、聚乙烯醇(PVA)、甘油制备复合包装薄膜,将不同质量浓度的纳他霉素溶液喷涂于薄膜表面。对该薄膜的机械性能、透气性能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在薄膜表面涂布纳他霉素可以提高薄膜的机械性能和透气性能,并且抑菌性能也显著提升,但其断裂伸长率和透湿性能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配比为玉米淀粉6.5%(W/V),PVA 5.5%(W/V),甘油4%(V/V)的包装薄膜上喷涂质量浓度为0.3 g/mL的纳他霉素溶液(10 mL/m~2)所得的抑菌包装薄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抑菌性能。
农产品加工,2018(19):20-22
瓜蒌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吴定,黄卉卉,孙嘉文,等
冷冻干燥瓜蒌籽粉作为实验原料,分别采用Plackett-Burman软件和Central Composite软件设计相关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瓜蒌籽油工艺。根据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从五个影响瓜蒌籽萃取因素中筛选出瓜蒌籽粉颗粒和萃取时间两个显著影响因素。对瓜蒌籽粉颗粒和萃取时间两个显著影响因素施行爬坡实验,在瓜蒌籽粉颗粒200目和萃取时间250 min条件下,瓜蒌子油萃取率可以逼近最大域,并以此作为中心组合实验中心标点。中心组合实验导出瓜蒌籽油萃取率数学模型和瓜蒌籽油优化萃取工艺,建立模型达到显著水平(F=16. 65,P=0. 000 9);超临界CO2萃取瓜蒌籽油优化工艺参数:瓜蒌籽粉颗粒为200目、萃取压力为20 MPa、CO2流量为15 L/h、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60 min。依照优选工艺实验,瓜蒌籽油萃取率均值为84. 21%。
中国粮油学报,2018(9):61-65
紫薯全粉加工工艺优化
王海燕,莫治鹏,惠爱玲,等
为促进紫薯的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开展紫薯全粉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预处理和干燥工艺对紫薯全粉品质的影响,以及花青素含量、碘蓝值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利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即未去皮蒸煮时间23 min,果胶酶添加量0.04%,干燥时间9 h,干燥温度57℃。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品质较优。
农产品加工,2018(19):36-39
酶解蚕豆蛋白制备降胆固醇肽及其响应面优化
陈丹阳,韩涛,杜斌,等
为了得到具有较高降胆固醇活性的蚕豆肽,对蚕豆蛋白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6种蛋白酶对蚕豆蛋白的酶解程度以及降胆固醇能力,选择碱性蛋白酶进一步优化酶解条件。以水解度(DH)与降胆固醇能力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了酶解蚕豆蛋白制备降胆固醇肽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参数为:酶解温度40℃,p H 9.0,酶解时间60 min,加酶量8 000 U/g,料液比1∶20。验证试验后得到的水解度为14.29%蚕豆多肽产品,其对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抑制率分别为52.98%、31.87%、25.17%,与理论模型预测值52.49%、31.44%、24.76%基本相符。
中国油脂,2018(10):46-52
磷脂酰丝氨酸的酶法制备与分离研究进展
周彦峰,张涛,江波,等
磷脂酰丝氨酸(PS)的制备有溶剂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酶转化法。采用溶剂提取法从动物组织提取PS由于"疯牛病"原因而受质疑;化学合成法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且纯度和收率有待提高;酶转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易控、高效简单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对磷脂酰丝氨酸的酶法制备以及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其生产制备过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策略。
中国油脂,2018(10):53-57
Micellar systems of aliphatic alcohol ethoxylates as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extract soybean isoflavones
Ezequiel R. Coscueta, Luciana Pellegrini Malpiedi, Bibiana Beatriz Nerli
Ethoxylated aliphatic surfactants belonging to the Genapol and Tergitol series were assessed as extraction systems of isoflavones. They showed good extraction properties when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solvents, the Genapol X-080 exhibiting the best performance. Available commercial isoflavone pills were used, as a starting simple matrix,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showed to be factors that favored significantly the extraction performance.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ed variables (Genapol X-080 11%?m/m, pH 4.5;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54?°C and extraction time of 60?min) on soybean flour (natural) allowed extracting 3.237?±?0.173?mg of isoflavone per gram of treated flour. This result was three times what it was for methanol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Extraction with these micellar systems represents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methodology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due to its low cost, biodegradability, non-toxicity and easy scaling up.
Food Chemistry, Vol264(10): 135-141
Advances in the breeding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nd pulses
Linda Malcolmson,Mike Sissons
Global demand for healthier and high-protein, plant-based foods continues to inspire cereal scientists to innovate with grains and pulses. Many consumers are seeking gluten-free, whole grain, and low-glycemic foods, as well as vegetarian and vegan-based diet options, but they don’t want to give up taste or variety in their food experiences. Cereal scientists are accepting this challenge by exploring novel solutions from the seed to the finished product. In this issue of Cereal Foods World, advances in the breeding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nd pulses and how these innovations are delivering new consumer benefits are examined.
Cereal Foods World 63 (5): 183 - 183.
Purple and blue wheat—health-promoting grains with increased antioxidant activity
Heinrich Grausgruber,Klaus Atzgersdorfer, Stefan Böhmdorfer
Anthocyanins are flavonoid pigment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red, purple, and blue colors in diverse organs in a wide array of plants. Anthocyanins also act as antioxidants, for example by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In wheat, anthocyanins can be present in the pericarp (purple anthocyanins) or aleurone (blue anthocyanins) layer of the grain. Purple and blue wheat grains, therefore, can be processed into innovative whole wheat (wholemeal) products that are rich in both dietary fiber and antioxidants. Combining the genetic components that produce purple pericarp and blue aleurone trai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anthocyanins and, as a result,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Cereal Foods World 63 (5): 217 - 220.
Effect of ozone treatment on the quality of grain products
Fan Zhu
Ozone is a strong oxidant and has different food applicatio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Ozone treatment is considered an eco-friendly and cost-effective food processing technique. In this mini-review, the impact of ozone treatment on the composition (e.g., mycotoxin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onents (e.g., starch and protein) of different food grains (e.g., wheat, rice and maize) is summarised. The rheology, color, storage, and germination capacity of the grains/flours affected by ozone are reviewed. The quality attributes (e.g., texture) of food products (e.g., bread, noodle, and cake) made from ozone treated cereals are also examined.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ozone has great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functionalities of grain products while ensuring food safety.
Food Chemistry, Vol265(11): 358-366
Rice flakes produced from commercial wild rice: Chemical compositions, vitamin B compounds, mineral and trace element contents and their dietary intake evaluation
Daniela Sumczynski, Eva Koubová, Lenka Šenkárová, et al
Non-traditional wild rice flakes were analysed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vitamin B compounds, α-tocopherol, mineral and trace elements. Dietary intakes of vitamins, minerals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evaluated using FAO/WHO and Institute of Medicine regulations. Wild rice flakes proved to be significant contributors of pyridoxine, pantothenic and folic acids, niacin, thiamine, chromium, magnesium, manganese, phosphorus, zinc, copper, molybdenum and iron to essential dietary intakes values. Toxic dietary intake values for aluminium, cadmium, tin and mercury were less than 33%, which complies the limits for adults set by FAO/WHO for toxic elements intake related to the body weight of 65?kg for females and 80?kg for males taking 100?g of flakes as a portion. However, concentrations of Hg reaching between 3.67 and 12.20?µg/100?g in flakes exceeded the average Hg value of 0.27–1.90?μg/100?g in cereals consumed in the EU. It has to be respected in the future.
Food Chemistry, Vol265(11): 386-392
Structur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mylose–fatty acid complexes prepared via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Zebin Guo, Xiangze Jia, Song Miao,et al
An innovative approach of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was used to prepare lotus seed amylose–fatty acid complex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ir 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AXD pattern of amylose changed from B-type to B- and V6-type hybrid polymorphs, and its relative crystallinity increased upon the addition of fatty acids. Carboxyl group observed by FTIR indicates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es. SAXS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lamellar structure of complexes. The complexes were more compact and had lower amounts of amorphous regions compared with amylose controls. Entrapped fatty acids, higher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change of complexes but not of the controls were detected by DSC. The distribution of fatty acid molecules in the complex matrix was estimated through NMR.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the complexes exhibited dis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increase in aliphatic chain length, as observed by WAXD, FTIR, DSC and NMR.
Food Chemistry,265(11):172-179
Effect of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water mobility and cooking quality of gluten-free pasta.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Alessandra Marti, Enzio Maria Ragg, Maria Ambrogina Pagani
A new approach for producing gluten-free pasta from hydrated (50?°C, 20?min) rice kernels, skipping the grinding step, was explor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as used to study the hydration kinetics of rice, by monitoring the time evolution of both proton density and water transverse-relaxation rate during water diffu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water diffusion was reached after 180?min, allowing the extrusion of hydrated rice kernels into pasta. MRI analysis also highlighted in cooked pasta gradients of water distribution and mobility, in agreement with the high shear force that was measured using the Kramer cell (1066.5 vs 896.4?N). The high hydration in the external layers of pasta did not negatively affect the cooking quality (cooking loss, compression energy, firmness) of the product. MRI analysis provide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early steps i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grai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luten-free pasta.
Food Chemistry,266(11):17-23
Spray-dried polyphenolic extract from Italian black rice as new ingredient for bakery products
Valentina Azzurra Papillo, Monica Locatelli, Fabiano Travaglia,et al
Artemide is one of the Italian pigmented rice varieties richest in polyphenols, especially anthocyanins.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obtain anthocyanin-rich powders from Artemide cv, useful as functional ingredients for bakery foods.The hydroalcoholic extract prepared from Artemide black rice was processed by both spray-drying (with and without coating agents: maltodextrins: MD; arabic gum: GA) and freeze drying, in order to obtain ingredients more stable during storage and baking.The polyphenols spray-dried with MD and GA (50:50, w/w) resulted the ingredient most stable to the storage and partially protected from thermal damage during the baking in a model biscuit. The enriched biscuit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tent of polyphenols,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anthocyanins respect to a control biscuit.The polyphenolic extract obtained from Artemide black rice can be considered a valuable source of polyphenols to produce functional foods or microencapsulated ingredients for nutraceutical applications.
Food Chemistry,269(12): 603-609
Improvers and functional ingredients in whole wheat bread: A review of their effects on dough properties and bread quality
Lauren Tebben, Yanting Shen, Yonghui Li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enzymes, emulsifiers, hydrocolloids, and oxida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whole wheat bread and dough,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effects on loaf volume and hardness. Wheat gluten and other plant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 Gaps in the research into whole wheat bread are identified,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are recommended.Xylanase reduces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whole wheat flour and increases loaf volume and crumb softness by hydrolyzing ararbinoxylans. α-amylase can be beneficial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Phytase may activate endogenous α-amylase. G4-amylase is promising but needs validation by further research on its effect on loaf volume, crumb hardness, and staling. Vital wheat gluten overcomes many of the challenges of whole wheat bread production and is found in the majority of commercial whole wheat breads. Emulsifiers DATEM and SSL can improve the volume, texture and staling profile of whole wheat bread. Several types of improvers are generally needed in combination to provide the greatest improvement to whole wheat dough and bread.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8(11):10-24
Recent update on methodologies for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soybean seed proteins
Devanand L Luthria,Kollakondan M Maria John,Ramesh Marupaka
Soybean is one of the best sources of plant protein.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soybean cultivars through classical breeding and new biotech approaches is important to meet the growing global demand for soybeans.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protein content and profil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new soybean varieties and their food products. A proteomics study begins with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approaches.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provide a summary of current updates in the methodologies used for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protein from soybean, the basic foundations for good proteomic research.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to investigate modifications in protein content and profiles in new varieties of soybeans and other crops.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8,98(15): 5572-5580
Free fatty‐acid generation and lipid oxidation during dry‐grind corn ethanol fermentation
Brett Brothers,Hui Wang,Tong Wang
The formation of free fatty acid (FFA) is an undesirable change during dry‐grind corn ethanol fermentation because it negatively affects biodiesel transformation.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where in the process FFA is generated using laboratory‐scal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LC and GC were used to quantify FFA in the extracted total lipids. Values obtained from FFA determination by titration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LC‐GC. Results indicate that FFA generation is due to an incremental increase at each step in the process, particularly at the early slurrying and liquefaction stage, and also likely during the continuous backset. Furthermore, laboratory‐based ferment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oxidation of linoleic acid in the FFA fraction and possibly in the oil increased the FFA level determined using the titration method. Industrial oil samples collected were shown to be highly oxidized and this led to an overestimation of FFA by 15–24% using the titration method compared to TLC‐GC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secondary oxidation product, acids. Such a discrepancy in FFA quantification and the level of lipid oxidation have not been seen in the literature.
JAOCS,2018,95(12): 1521-1533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A review
Huijuan Zhang, Hongna Wang, Xinran Cao, et al
Dietary fiber, consisting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 and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has beneficial functional effects on the human body that are receiving increasingly attention. Refined flour lacks dietary fiber and poses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processing performance of flour in 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Whole-wheat flour, a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obtained by crushing whole-wheat grains, is rich in nutritional value.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obtained by adding bran back into the flour makes full use of the bran, which increases the utilization of wheat-milling byproducts. The addition of dietary fiber to flour is a direct method for obtaining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and which has evol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etary fiber extraction industry. Further modifications of whole-wheat flour, bran, and dietary fiber, such as milling, extrusion, heat treatment,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can diminish the effect that bran materials on the quality of flour and flour product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methods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three kinds of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flour and flour products,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ndustrial preparation of high dietary fiber flour.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8(11) :24-35
Fiber‐rich food processing byproducts enhance the expansion of cornstarch extrudates
Maria Dian Pratiwi Masli,Bon‐Jae Gu,Barbara A. Rasco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rnstarch‐based extrudates incorporating fiber‐rich food processing byproducts was explored. Waxy and regular cornstarch were used as the base materials with apple pomace and sugarcane bagasse incorporated at two addition levels (0%, 15%, and 30% w/w). Extrusions were conducted at three different screw speeds (150, 200, and 250 rpm) with other parameters optimized and kept constant. Apple pomace inclusion resulted in higher initial expansion index (4.23 to 5.60) and higher stable expansion index (2.76 to 4.43), but also showed higher shrinkage (8.50% to 34.72%) than sugarcane bagasse extrudates at the same inclusion levels. Inclusion of apple pomace showed potential of producing extrudate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ansion than cornstarch control, with relatively lower energy inputs. Extrusion methods used here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eserve the textural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fiber‐enriched extrudates, providing the base for healthier snack food item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8,V83(10): 2500-2510
Recent update on methodologies for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soybean seed proteins
Devanand L Luthria,Kollakondan M Maria John ,Ramesh Marupaka,et al
Soybean is one of the best sources of plant protein.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soybean cultivars through classical breeding and new biotech approaches is important to meet the growing global demand for soybeans.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protein content and profile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new soybean varieties and their food products. A proteomics study begins with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approaches.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provide a summary of current updates in the methodologies used for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protein from soybean, the basic foundations for good proteomic research.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to investigate modifications in protein content and profiles in new varieties of soybeans and other crop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and agriculture,2018,98(15):5572-5580
2018(3)粮油质量安全部分 2018-12-26
加强粮食收储环节转基因质量安全监管探讨
祁潇哲
自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百姓对转基因食品高度重视,对转基因粮食尤为关注。2016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达1.851亿hm2,大豆、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也是我国主要进口的转基因粮食。从转基因粮食种植情况、转基因生物管理部门、法规依据、标识制度等方面介绍了美国、巴西、欧盟的转基因生物管理情况,剖析了我国粮食收储环节转基因监管面临的问题,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粮食收储环节转基因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政策建议。
粮油食品科技,2018(5):58-62
2017年DDGS中霉菌毒素污染分析报告
李维,蔡亮,刘潇,黄正容
收集了来自全国市场的311份DDGS样本,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测定,研究2017年DDGS霉菌毒素的污染严重程度及变化规律。检测值的样本数是289~293个,阳性检出率是75.43%~95.17%,平均值分别是11.39、1550、248.53μg/kg。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1在2.5~20μg/kg梯度中占比最高,为51.13%,68.97%的呕吐毒素在1 000~5 0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毒素49.49%在200~500μg/kg。从月度趋势分析,2017年全年DDGS的黄曲霉毒素B1随月份呈先下降后增长趋势,1月份毒素含量最高,8月份含量最低。呕吐毒素绝大部分在1~3mg/kg,下半年略好于上半年,5~6月份部分样品呕吐毒素偏高。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在1月份和4~7月份数据较高,8月份以后毒素含量下降。2017年DDGS中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阳性率很高,高浓度样品时有发现。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8):46-48
玉米的真菌毒素及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冯春露,郭祯祥,郭嘉
阐述了赤者曲霉素A、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毒理机制、生物脱毒研究进展,介绍了研究者针对危害玉米的真菌毒素等所做的一些解决措施。
粮食与油脂,2018(9):14-17
食用油脂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马宇翔,陆启玉
油脂煎炸在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的同时产生多环芳烃等有害成分,煎炸油及煎炸食品中多环芳烃的产生及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多环芳烃的性质和危害、油脂及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理,旨在为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研究提供参考。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28-135
元素含量分析应用于进口四产区香米产地鉴别
赵旭,王丙涛,张思娴,等
利用元素分析建立四个产地香米的鉴别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对来自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四个地区的220份香米进行包括钙、铁、钾、镁、锌、硼、铝、铬、锰、钴、镍、铜、砷、锶、硒、镉、铯、钡、铅19种元素在内的含量分析。通过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模型。判别模型自校验交叉校验准确率100%,拥有极高的准确率。
中国粮油学报,2018(7):118-122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吉林大米产地确证模型研究
王靖会,臧妍宇,曹崴,等
吉林地理标志大米因其品质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研究地理标志大米产地确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柳河县和辉南县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柳河地理标志大米样本62个,辉南地理标志大米样本58个,共120个样本。通过检测大米样本中矿物质元素[铜(Cu)、锌(Zn)、铁(Fe)、锰(Mn)、钾(K)、钙(Ca)、钠(Na)、镁(Mg)、铅(Pb)、镉(Cd)],利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确证模型,并通过F评分(F-score)方法对矿物质元素进行特征提取,采用10次10折交叉验证和混淆矩阵对研究区域建立的产地确证模型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表明:单个Cu元素可作为代表该地区空间特征的典型变量。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产地确证模型均达到了良好的预测性能,其中BP-ANN方法使用Cu元素和Zn元素建立的分类模型准确率为99. 7%; SVM方法使用Cu元素、Zn元素和Pb元素建立的分类模型准确率为100%; RF方法使用Cu、Zn、Pb、Ca、Cd、K 6种元素建立的分类准确率为100%。RF模型和SVM模型整体分类效果优于BP-ANN模型,模型更稳定,更适合建立研究区域的产地确证模型。
中国粮油学报,2018(9):123-130
多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加工产品
王凤军,叶素丹,包永华,等
运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制品进行筛选检测。通过设计大豆内源基因植物凝集素和常用的外源基因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终止(nos)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性的实验比对分析等开发建立了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以10%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标准品为材料,建立并优化转基因大豆的定量检测体系,对大豆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检测特异性强,扩增效率在90%~11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 98,确定了最低检测限为每20μL反应2. 4个拷贝。结论:由于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可实现一管多检的实际需要,降低试剂成本,缩短检测时间,为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促进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粮油学报,2018(9):135-141
联用凝胶色谱净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植物油中的苯并芘
房芳,宁晖,邵亮亮,等
建立了一种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检测方法。植物油通过凝胶色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并芘标准曲线在0. 50~40. 0 n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R2=0. 999 9。苯并芘的方法检出限(S/N=3)为0. 018 g/kg,定量限(S/N=10)为0. 060μg/kg。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范围88%~92%,3个浓度水平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符合分析要求。
中国粮油学报,2018(9):131-134
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在食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曾子琦,蒋立文,刘霞,李跑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具有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高效、可以实现多组分同时分析等优点的新型无损分析技术,在食用油脂分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近10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脂无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概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分析类型,在食用油脂和食用油脂原料分析方面的应用。通过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种类食用油脂的快速鉴别分析,食用油脂的各项理化指标(如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碘值、酸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的快速检测,食用油脂无损掺假检测,食用油脂原料(如玉米、棉籽、油菜籽等)含油量的无损分析。此外,针对当前食用成品油快速无损分析过程中的难题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脂无损分析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国油脂,2018(8):137-142
籼稻谷新鲜度与脂肪酸值的相关性研究
黄冬,黄晓赞,滕显发
测定稻谷的脂肪酸值,是判定其是否可储存的重要指标,也可初步判断其新鲜程度,但脂肪酸值检测操作繁锁,对仪器、场地、人员、试验过程要求高,成本高,时间长,不利于基层快速筛查,现通过试验研究了籼稻谷新鲜度与脂肪酸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鲜度分值越高,其脂肪酸值越低,当籼稻谷的新鲜度分值在60分以上,可以初步判定该稻谷宜于储存;当籼稻谷的新鲜度分值小于50分,初步判定其不宜储存。这是一种粮食储存的快速筛查方法,也是加工企业鉴定稻谷新鲜程度的便捷手段。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8):3-6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菜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波长的优化
冯燕玲,高瑀珑,周建新
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法结合建立模型,并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方法来评价所建模型的性能,优化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菜籽油酸值(AV)及过氧化值(POV)的波长。结果表明,波长范围在4 935.478~5 733.949 nm时,RMSEC、SECV、R2和RCV值分别为0.245、0.060、0.975和0.987,适合建立测定AV的近红外模型;而波长范围在5 760.950~6 557.493 nm时,上述4个指标分别为0.124、0.061、0.987和0.993,适合建立测定POV的近红外模型。为建立一级菜籽油AV和POV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粮食与油脂,2018(10):78-81
同时测定大豆中水分、粗脂肪含量方法研究
滕娇琴
采用称包法同时测定大豆中的水分、粗脂肪,样品经103±2℃干燥箱脱水,索氏抽提器抽提,时间8h,样品包失去的重量、脂肪瓶增加的重量即为样品粗脂肪含量。称包法、称瓶法测得的粗脂肪的含量与标准样品粗脂肪含量对照都在偏差允许范围内,称包法代替称瓶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结果准确,方法可行。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71-72
食用油脂中酸价测定的研究
周石洋,陈玲
采用返滴定法来测量食用油脂中酸价,过量的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先与油脂中的脂肪酸反应,再用盐酸标准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反应,通过反应关系式来计算油脂中酸价。研究了实验原理、乙醇体积分数对回收率的影响、限检量和相对标准偏差,最后还用此方法检测了不同油脂中酸价,得到最低检出限为0.02 mg/g,相对标准偏差2.0%。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7-38
优质小麦在收购过程中的快速鉴定
钱立鹏,董晓伟,张来林,等
优质小麦的品质指标较多且检验耗时长,收购库点难以通过全项目品质检验进行优质小麦的鉴定和收购。库点可通过对优质小麦外观形态的鉴别,挑选出异品种麦粒,计算优质小麦品种纯度,同时参考容重、湿面筋含量、硬度指数等品质指标,结合区域特点和客户需求,确定优质小麦的收购标准。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建议收购库点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现代食品, 2018(14):103-105
稻谷中铅与镉含量及分布
苏安祥
以湖南产区稻谷为研究对象,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重金属元素铅、镉的含量,分析其在稻谷各部分中的分布,为加工稻米、减少重金属危害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铅、镉含量在米糠、稻谷、精米中依次减少。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21):51-52
面粉中虫卵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庄义捷
介绍了面粉中虫卵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浮选法、尿酸检测法、几丁质检测法和染色法,分别介绍了这4种方法对面粉中的虫卵进行检测的相关进展,同时也阐述了这4种检测技术方法的应用。
现代食品, 2018(12):83-8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米和小麦粉中的苯并(α)芘
黄坤,王幸平,尹佳,范小龙
以大米和小麦粉为样品,环己烷提取浓缩后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88∶12,流速为0.8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10 nm)检测其中苯并(α)芘的含量。结果表明:苯并(α)芘在0.37948.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在0.30、5.00μg/kg加标水平时,回收率为86.08%、98.17%,相对标准偏差为1.87%、4.22%(n=6);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μg/kg和0.3μg/kg。该方法测定大米和小麦粉中的苯并(α)芘简单、快速、准确可靠。
粮食与油脂,2018(10):86-8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麦粉中呕吐毒素含量
张春娥,刘新保,廖若宇,等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麦粉中呕吐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前处理方法、提取方式和提取时间、标准曲线及色谱柱等因素对全麦粉中呕吐毒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多功能净化柱法相比,对于样品提取液色泽深的陈麦粉,采用0.1%吐温洗脱添加样品后的免疫亲和柱,样品处理干净,色谱图杂峰少,利于目标峰分离;与GB5009.111—2016中的色谱测定条件相比,C18,5mm,4.6×250 mm型号的色谱柱更适用于全麦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测定。
粮油食品科技,2018(5):53-57
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刘星
研究了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发生的变更,以及实验室的仪器运用情况,本试验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0~200.0mg/kg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7,在3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7.3%~99.4%,RSD为1.24%~1.97%,检出限为1.0mg/kg,满足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的分析要求。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4):69-71
地沟油的危害及检测管控
高健
地沟油是以餐饮业废弃油脂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劣质油脂产品,属于非食用油脂。地沟油对人体危害严重,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等多种疾病。本文从地沟油的分类、原料来源、加工过程、安全指标、长期食用、检测方法和管控利用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现代食品, 2018(7):57-59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谢燕,周道志,曾凤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不少国家也开始重视食品安全的监管,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很多发达国家领先一步,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
现代食品, 2018(7):60-62
响应面优化湿热法降解糙米中植酸的研究
黄金梅,李静,宁恩创,居诗瑶
以杂优早稻为原料,植酸降解率为响应值,采用湿热法降解糙米中植酸,分别研究了浸泡液及其p H值、液料比、恒温保湿温度、恒温保湿时间、浸泡次数、第n(n>1)次恒温保湿温度对糙米植酸降解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1(m L/g),在p H4.5的乙酸-乙酸钠浸泡液中浸泡2 h(54℃),经过滤在54℃恒温保湿12 h;第二次投入浸泡液,浸泡1 h(51℃),经过滤在51℃恒温保湿7 h。经处理,糙米植酸降解率提高到75.62%。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17):44-50
食品中卵磷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轩,李全霞,刘伟,等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对其进行高效分析具有重大意义。食品中卵磷脂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等6种方法,分别对以上6种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各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从事食品中卵磷脂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8):322-327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法测定粮谷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的研究
吴亚凉,熊丽云,潘建伟
建立了粮谷中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1%甲酸水-乙腈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净化,以水溶液(含0.1%甲酸)和甲醇(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以负离子模式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检出限为0.5~1.0μg/kg,在5、20、8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2%~100.6%,相对标准偏差为3.2%~6.4%。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适用于粮谷中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的检测。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8):58-61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
李建忠,张舸
采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种谷物(小麦、玉米和大米)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提取液提取试样中的赭曲霉毒素A,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在0.5~50.0n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样品在0.3μg/kg、5.0μg/kg和10.0μg/kg三个添加水平下的加回收率为84.4%~96.7%;方法检出限为0.3μg/kg,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3%~3.17%。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75-76
免疫层析法快速定量检测高粱中赭曲霉毒素A
张继斌,汪咏曾,陈冬东,等
以纳米金偶联特效抗体组装的免疫层析快检卡为基础,利用色差分析建立快速定量检测高粱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分析方法。检测方法的定量检出限为3.0μg/kg,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1.0%,回收率为88.0%~98.6%。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消耗量少,测试时间短,测定结果灵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基层对不同种类高粱中赭曲霉毒素A进行快速定量的筛查检测。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8(18):44-46
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及分布研究
刘坚,毛红霞
将小麦籽粒制成的全麦粉、小麦粉和干面筋作为分析对象,建立免疫亲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全麦粉、小麦粉和干面筋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检测方法,研究DON在分析对象中的分布变化规律。该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以甲醇∶乙腈∶水=10∶10∶80(V/V/V)为流动相,进样量100μL,回收率为74.7%~104.9%,相对标准偏差6.4%~12.3%,线性关系r值0.9995,方法检出限25μg/kg。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制成小麦粉后相比较全麦粉,DON含量降低了88.4%~95.3%,制成干面筋后未检出DON。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6):83-86
耐盐短杆菌JH8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研究
舒彩云,乔国华
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公认的天然强致癌物质之一,食品安全问题倍受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真菌产生的毒素是造成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黄曲霉是污染花生等农产品的主要菌种,黄曲霉孢子能侵染植物及其产品,从而污染到各种食品和饲料,对人类和禽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霉菌污染,探索解决霉菌污染的合理有效方法,降低毒素含量,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安全健康饮食。耐盐短杆菌JH8菌剂在18400 g条件下进行离心,分出菌体和菌液与黄曲霉共同培养,最后确定抑菌源。结果表明,耐盐短杆菌JH8液体菌悬液对黄曲霉毒素B1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9):13-16
抗虫绿豆晋绿7号对小鼠食用的安全性评价
成小芳,王金明,赵阳飞,等
为评价抗虫绿豆晋绿7号的食用安全性,对90只刚断乳昆明小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BK)、对照组(CK)、低剂量组(JL)、中剂量组(JM)、和高剂量组(JH)。在60 d的实验中分别对小鼠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脏器病理学及肝脏、肾脏凋亡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晋绿7号绿豆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未产生不良影响,对小鼠的血生化指标(除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外)及器官发育均无显著影响;器官显微切片结构病理观察无明显异常病变;对小鼠肝脏、肾脏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和cyt-c进行RT_PCR检测,也未发现凋亡相关基因发生改变。表明抗虫绿豆晋绿7号在实验期内该剂量下对小鼠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器官无毒性,对小鼠与感虫绿豆潍绿2117有等同的食用安全性。
中国粮油学报,2018(9):26-33
食用植物油料中多环芳烃含量及安全风险研究
刘玉兰,刘春梅,温运启,等
从不同产地采集了18个种类共95个食用植物油料样品,应用GC-MS法对其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食用植物油料的PAHs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95个植物油料样品中苯并[a]芘(Ba P)、欧盟限量控制的4种多环芳烃(PAH4)及美国环保局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16)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0~14.06、1.09~74.61、81.81~466.77μg/kg,平均含量分别为2.19、13.06、213.18μg/kg,Ba P的中位数为1.52μg/kg,对照GB 2762—2012,Ba P超过5μg/kg限量的样品数量有10个,超标率为10/95。10种草本油料的50个样品中PAH16平均含量为223.38μg/kg,8种木本油料的45个样品中PAH16平均含量为201.85μg/kg,草本油料和木本油料的PAH16含量差异不显著。5种可直接作为食品的植物油料(花生、核桃、葵花籽、芝麻、大豆)的34个样品中Ba P的平均含量为1.89μg/kg,中位数为1.15μg/kg,根据GB 2762—2012,Ba P超过5μg/kg限量的样品数量有3个,超标率为3/34。对5种植物油料的PAHs健康风险的评价可知,5种油料PAHs的健康安全风险较小。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18-26
玉米毛油中玉米赤霉烯酮脱除技术研究
赵雪松,吴延东,刘艳波,等
以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高的玉米胚芽及玉米毛油为原料,以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及脱除率为实验验证指标,研究碱液处理玉米胚芽原料后ZEN的的脱除效果,利用物理吸附剂蒙脱石脱除玉米毛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实验结果表明:用pH9~10的碱液处理玉米油原料玉米胚芽时,玉米油中的赤霉烯酮能够从201.6μg/kg降到79.6μg/kg,采用蒙脱石吸附添加量在0.6%时,玉米油中的赤霉烯酮能够从213.4μg/kg降到47.5μg/kg并且对有效降低了玉米油的酸价,不影响玉米油的过氧化值和风味。两种工艺都能有效脱除赤霉烯酮,其中蒙脱石吸咐工艺相对简单,在工业化应用中前景广阔。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3):1-3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的研究
谢婷婷
以小麦为原料,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其呕吐毒素含量并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作为快速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的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3):61-63
ICP-MS和GFAAS测定粮食中镉的对比研究
戴冠苹,高敬铭,张红云,等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粮食中镉的含量,为粮食中镉元素的检测提供可靠依据。通过ICP-MS法与GFAAS法对粮食中镉的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线性范围、检出限、准确性、稳定性、加标回收率、检测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CP-MS法检出限低于GFAAS法,并且不同粮食作物检出限不同;GFAAS法和ICP-MS法测定大米粉标准物质,结果分别为0.490 mg/kg和0.474 mg/kg,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对不同粮食作物镉的重复检测,GFAAS法的检测结果均高于ICP-MS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0%以内;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与GFAAS法相比,ICP-MS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快的分析速度,其准确性和稳定性也可以满足粮食中镉的检测要求,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粮油食品科技,2018(4):36-39
食用油中残留溶剂组成对溶剂残留量测定的影响
张青龄
应用气相色谱仪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大豆原油中残留6号溶剂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面积百分含量,揭示6号溶剂在各批次的大豆原油中各组成比例差异显著。以新鲜机榨大豆油作基质配制各组分的标准混合溶液,分析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在0.34~0.81之间,用配对t检验法验证采用各组分标准溶液,以外标法分别定量后加和计算的方法可实现对不同批次样品中溶剂残留量的准确测定。
粮油食品科技,2018(4):40-44
蒸谷米生产过程中浸泡降镉工艺优化
张鹏举,周显青,张玉荣,等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对稻谷在浸泡过程中镉降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均会对稻谷浸泡过程中降镉率产生影响,其中柠檬酸浓度的影响极显著。建立了降镉率与三因子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和其等高线对降镉率影响的关键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71℃、浸泡时间200 min和柠檬酸浓度0.11 mol/L,其最大降镉率为52.13%。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6-72
呕吐毒素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陈永忠,何磊良,王纳纳,等
采用鲁米诺-双氧水-辣根过氧化物酶-对羟基联苯体系,在优化的条件下,用间接竞争法对DON进行测定,并与ELISA法、HPLC法(GB/T 23503—2009)进行比较。该方法在0.01~1 000μg/m L范围内,所得DON线性回归方程为:Y=-1 059.1X+40 892,相关系数为0.994 2,检测限为0.19 ng/m L,板内RSD为1.8%~4.5%(n=3),批内RSD为2.4%~7.4%(n=3),批间RSD为7.8%~11.0%(n=3);在小麦样品高、中、低3个浓度的回收率范围在90.0%~126.8%,在玉米样品高、中、低3个浓度的回收率范围在97.7%~110.0%。用此方法测定同属镰刀菌毒素的玉米赤霉烯酮交叉反应率小于10%,测定其他类菌种的真菌毒素几乎无交叉反应。所建立的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DON的快速测定。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79-84
食用油过氧化值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韩佳静,安振,江秀明,等
利用上表面抛光的圆柱体替代漫反射附件中的样品杯,构建基于反射-吸收原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测定装置,用于测定食用油FTIR光谱。通过油脂中过氧化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定量生成三苯基氧磷,以硝基苯为内标物,测定油脂样品与三苯基膦和硝基苯的异辛烷溶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利用由三苯基氧磷产生的位于542cm-1处的和由硝基苯产生的位于1 531cm-1处的吸收峰的峰高比(r),建立了食用油过氧化值(POV)与FTIR光谱数据间的定量关系,并测定了9种、共30个食用油样品的POV。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数据与POV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OV=14.84×r/m-2.76,相关系数为0.998 9。建立的红外光谱法(POVIR)与国标法(POVGB)测定结果间存在良好相关性,相关关系为POVIR=0.944 5×POVGB-1.00,相关系数(r)为0.998 6,说明所建立的油脂红外光谱法分析模型可以代替国家标准方法,快速、准确测定不同油脂的过氧化值。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27-30
热处理延长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罗凡,费学谦,杨楠,钟海雁
研究了油茶籽经过不同条件加热后其压榨油氧化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测定压榨油过氧化值、酸值、水分、脂肪酸、油脂伴随物等指标探讨影响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油茶籽经过不同温度加热20 min后,其压榨油的氧化稳定时间显著延长,30、60、90、120、150℃加热条件下分别比初始延长了1.1、4.2、5.2、3.5、3.9倍,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60、90℃和120℃的加热温度下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变化趋于平缓,30℃和150℃下加热40 min后氧化稳定性仍有提高,在加热60 min时,5种温度氧化稳定时间分别比初始延长了4.4、5.0、4.4、3.1、5.8倍。水分、酸值、过氧化值、角鲨烯含量、β-谷甾醇含量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变化呈现负相关,说明水分、酸值、过氧化值低的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好,角鲨烯和β-谷甾醇等抗氧化物质并不是提高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活性成分。总酚、5-丁基二氢-2(3H)-呋喃酮、3,4-二甲基-2,5-二氢呋喃、正辛醇、苯甲醛、戊酸、辛酸、苯乙醛、壬醛等物质的含量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呈现正相关,说明总酚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可能是延长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中国粮油学报,2018(9):17-22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调味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
苗雨田,董文静,杨悠悠,杨永坛
应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MS/MS)测定调味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净化提取,氮吹全干后用正己烷复溶,在MRM模式下进行质谱测定。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浓度在25~500μ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相关,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与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方法检出限(S/N=3)为0.038 mg/kg,其他21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出限(S/N=3)为0.008 mg/kg。以调味油为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回收率在80.6%~120%之间。
中国粮油学报,2018(8):101-105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价
赵晶晶,张振华,刘青,等
通过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最终建立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是标准曲线拟合、标准系列工作液配制和测量重复性等;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为1 42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58μg/kg(k=2)。
中国粮油学报,2018(8):119-125
电分析法同时快速测定植物油中TBHQ、BHA和BHT的研究
王佳蕊,郝雅茹,李书国
研究抗氧化剂TBHQ、BHA和BHT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性质,三者的循环伏安图表明:3个峰形良好的氧化峰分别对应:TBHQ的氧化峰电位为590 mV,BHA的氧化峰电位为710 mV,BHT的氧化峰电位为1 050 mV,只有一个还原峰,电位为-90 mV。通过实验优化了电分析法测定植物油样抗氧化剂的分析技术参数。借助最小偏二乘法(PLS),利用电化学分析法预测了人工模拟试样中的3种抗氧化剂的含量,预测结果及加标回收率结果较好。利用所开发的方法测定了实际油样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其回收率在94%~104.1%,结果表明该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2种及以上的抗氧化剂是可行的,而且无需提取、分离及清洗等预处理程序,应用潜力巨大。
中国粮油学报,2018(8):126-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
王郑平,郭健,曹阳,等
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A测定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0.550μg/L内,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进样量2μL,仪器检出限为0.15μg/L,定量限为0.5μg/L。3个浓度下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3%~0.31%和0.41%~1.91%;玉米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3%~96.7%。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1-32
小麦中呕吐毒素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吴艺影,应玲红,盛林霞,陈舒萍
为了研究小麦中呕吐毒素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寻找小麦入库作业时快速检测法可靠性范围,对45份小麦样品进行胶体金试纸条、ELISA、HPLC的检测。结果显示:试纸条法(1 000μg/kg)结果呈阴性为合格样品,呈阳性需HPLC复检;ELISA结果小于1 000μg/kg时为合格样品,结果为1 000~1 300μg/kg时需HPLC复检,结果大于1 300μg/kg为不合格样品。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69-70
2种稻谷中铅前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乐恭林
用干法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分别对稻谷样品进行前处理检测铅的含量。结果显示,用微波消解法测得的铅含量略高于干法灰化法,且测定稳定、简便、快速,更适合于稻谷样品的前处理。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3-34
不同水分活度下稻谷和糙米黄曲霉毒素累积风险的比较
李凯龙,田芳,王达能,等
谷物水分活度及加工过程对于储藏期谷物的微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稻谷和糙米接种高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来模拟黄曲霉菌污染过程,比较不同储存水分活度(0. 85、0. 90、0. 95)稻谷和糙米霉变过程中的呼吸速率(R)、干物质损失(DML)和黄曲霉毒素B1累积风险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霉变过程中稻谷和糙米的干物质损失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都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糙米中的干物质损失水平更大。所有接种过黄曲霉菌的样本储存10 d后检测到的黄曲霉毒素B1累积水平都高于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稻谷和糙米中黄曲霉毒素B1限量水平(10μg/kg),但在稻谷中只检测到了少量的B1累积,而糙米中检测到大量的黄曲霉毒素B1累积污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谷物等大宗商品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受到谷物是否加工的影响,另谷物呼吸速率(R)用于预测谷物霉变过程中真菌毒素累积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中国粮油学报,2018(10):99-10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拮抗菌B25-5的筛选、鉴定及控制效果
杜瑞焕,高素艳,张谊,姚彦坡
黄曲霉毒素是花生中重要的污染物,对人畜的健康具有极强的危害性。本研究筛选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有益微生物,为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治理提供支持。本研究从河北省滦南县、滦县、玉田、丰南等主产区县的花生中分离有益微生物,通过室内外实验,获得对产毒黄曲霉较强拮抗菌株B25-5。经分子生物学及理化性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进一步开展了B25-5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黄曲霉毒素的消减作用及黄曲霉毒素的分解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可以显著的抑制产毒黄曲霉孢子的萌发、生长、菌丝的生长,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消除黄曲霉毒素。
中国粮油学报,2018(8):64-68
芝麻油中掺伪植物油种类及掺伪量鉴别
陈跃,苑金鹏,张春昳,刘娅平
主要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判断芝麻油中掺伪油品种类及掺伪量。试验发现,掺伪芝麻油中主要的掺伪油品为大豆油,掺伪量在28%~76%。研究表明,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芝麻油中掺伪植物油的种类及掺伪量,对芝麻油的质量控制及市场监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粮食与油脂,2018(8):65-67
虫蛀麦粒的太赫兹成像检测方法研究
琚新刚,廉飞宇,张元,等
针对小麦蛀食性害虫过去检测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问题,本研究将太赫兹成像检测应用到麦粒内部结构检测。首先,在太赫兹光谱仪加装反射成像模块,设置回波时延30~33 ps,对麦粒内部结构进行太赫兹层析成像;然后,针对麦粒内部结构太赫兹剖面图,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图像中的蛀食区域,并引入遗传算法,提高了最大类间方差法求解最佳阈值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麦粒内部的虫蛀区域。
中国粮油学报,2018(8):106-11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俞寅,蒋梅峰,马宏伟
建立了小麦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用环乙烷-乙酸乙酯(1+1)稀释后经GPC净化,采用电化学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测定。结果表明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线性关系良好,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65.0%~120.0%之间,RSDs为0.24%~8.34%。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原粮中有机磷农药的多成分测定。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58-61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谷物中甲磺隆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刘旭,任正东,蒋国振,等
对谷物中甲磺隆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且对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评估和合成。结果表明,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的回收率和样品制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影响甲磺隆残留量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原因。当谷物中甲磺隆残留量为19.9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4μg/kg,测定结果表示为X=(19.9±1.4)μg/kg,k=2,P=95%。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9):56-59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嘉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也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了影响,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强化了粮油进出口贸易,粮油食品行业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来,粮油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怎样对粮油市场实施有利的管理以及控制,是现如今粮油食品监督和管理工作部门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粮油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积极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促进粮油市场的有序发展。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44-45
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宋学锋,余莘
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作用在于能够记录食品完整生产过程,并用于追溯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源头。通过建立由消费者、销售商以及供应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可追溯性能力参数与各节点企业为食品安全做出的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中任一环节的可追溯能力以及相关赔偿金额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该环节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还能提高其他节点企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为大众提供更为安全的食品。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5):37-41
液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测定植物油中的苯并芘
彭小东,王欢,李红洲,等
建立液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方法,以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作为萃取试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植物油中苯并芘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得线性方程Y=0.717 823X+0.159 747,相关系数r=0.999 99,线性范围在2~100 ng/m L,当乙腈饱和的正己烷与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体积比为2∶5时(即4 m 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10 m 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其回收率在82.62%,精密度为1.1%,检出限为0.4μg/kg。该方法稳定、高效、检测成本低,适用于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检测。
中国油脂,2018(10):112-114
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油茶籽油中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含量的模型建立与评价
吴雪辉,王泽富
以从企业采集的50个油茶籽油样品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获取红外光谱并筛选特征波段,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油茶籽油中甾醇、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系列参数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4001 850 cm-1波数范围内,甾醇、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校正集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78 9、0.980 1和0.949 9,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42.38、25.64、0.84 mg/kg,经对模型进行验证,上述3种成分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93 4、0.997 4和0.959 0,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3.31、6.24、0.18 mg/kg,RPD分别为7.742、12.696和2.889。可见,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说明红外光谱法可应用于油茶籽油中甾醇、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活性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中国油脂,2018(10):140-143
电子鼻在两种类型浓香菜籽油识别中的应用
张谦益,包李林,熊巍林,等
采用电子鼻对6种不同炒籽温度和7种不同原料产地油菜籽分别制取的两种类型浓香菜籽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集各样品气味信息,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浓香菜籽油的香气差异,经数据主成分分析判定,电子鼻既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炒籽温度的菜籽油样品,又可以区分不同原料产地的菜籽油样品,因此利用电子鼻技术能建立一种客观、快速区分不同工艺或不同原料浓香菜籽油的评价方法。
中国油脂,2018(10):144-146
RFID标签在磨粉机磨辊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孟乐,武文斌,黄奇鹏,等
磨粉机磨辊的生产制造与使用维护一直备受面粉加工企业的关注,因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生产环境限制,使得磨辊产品的信息不能及时获得,面粉生产企业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磨辊的价值。本文对耐高温的抗金属标签在机械产品溯源过程应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标签进行比较。对磨粉机磨辊产品溯源系统的主要环节及其对标签技术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在产品溯源过程中引入抗金属RFID标签发挥产品潜在价值的过程,促进磨辊产品溯源技术的广泛应用。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8(5):49-51
餐余地沟油脱胶条件的优化研究
吴振鹏,赵鑫超,翦英红
采用混合酸-碱-水联合脱胶法,对餐余地沟油中的胶体物质进行处理和去除,并对脱胶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得到的最佳脱胶条件为:0.3%柠檬酸和0.4%磷酸组成混合酸溶液,在85℃下搅拌反应30 min,然后45℃下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p H为5~6反应30 min,最后加入油脂质量3%的蒸馏水,75℃下搅拌反应30 min,恒温静置2 h,2 000 r/min离心5 min。在最佳的脱胶条件下,对5种常见的地沟油进行脱胶处理,脱胶率最高可达97.37%。
中国油脂,2018(10):99-103
压榨植物油溶剂残留量超标问题研究
陈同强,李灿,邓鸣,王亮亮
压榨植物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六号溶剂,但抽检时发现,有些压榨植物油会出现六号溶剂超标的检测结果。通过对不同温度加热30 min的不含溶剂残留的压榨植物油研究发现,超过120℃加热处理的压榨植物油会检出溶剂,经GC-MS分析确证为戊烷。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很容易将该烷烃类物质误认为是六号溶剂残留。
中国油脂,2018(10):104-106
花生油煎炸不同食材过程中3-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含量变化的研究
刘海兰,刘玉兰,赵西艳,等
对花生油进行油条、薯条、鸡翅、豆腐以及空白煎炸试验,对不同煎炸时间所取油样中3-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花生油煎炸不同食材过程中3-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间歇煎炸开始后的3 h,油条、薯条、鸡翅、豆腐煎炸油及空白煎炸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明显升高,由最初的0.84 mg/kg分别增加至9.96、2.17、6.86、4.60、5.41 mg/kg;至间歇煎炸15 h,上述对应煎炸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分别为3.51、1.58、9.88、12.88、3.72 mg/kg,缩水甘油酯含量由最初的2.43 mg/kg分别增加至46.47、9.06、40.36、9.00、47.15 mg/kg。随煎炸时间的延长,3-氯丙醇酯增幅最大的是豆腐煎炸油和鸡翅煎炸油,缩水甘油酯增幅最大的是鸡翅煎炸油、油条煎炸油和空白煎炸油。至煎炸15 h,5种煎炸油样的极性组分和酸值均未超出国标限量,但3-氯丙醇酯与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升高对煎炸食品安全的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
中国油脂,2018(10):107-111
HS-SPME-GC-MS分析4种植物油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
孙旭媛,刘元法,李进伟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4种脂肪酸组成不同的植物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在120、150、180℃加热氧化条件下产生的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种植物油不同温度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差异不大,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挥发性产物有明显差异; 4种植物油共有的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主要有1-辛烯-3-醇、正辛醇、正己醛、2-庚烯醛、壬醛、反-2-辛烯醛、反-2-壬醛、反-2-癸烯醛、2-十一烯醛、反式-2,4-癸二烯醛、甲酸、正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在120℃加热氧化36 h时,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中反式-2,4-癸二烯醛含量分别达到200.64、414.68、579.06、54.72 mg/kg。反式-2,4-癸二烯醛和己酸可作为常见植物油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评价油脂热氧化程度。
中国油脂,2018(10):20-25
4种食用油煎炒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刘素君,任炳旭,杨会军,等
为探讨食用油在中式传统煎炒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4种常见食用油为原料,通过煎豆腐、炒土豆丝两种菜品烹饪过程,分析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ITR)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大豆油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花生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大,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亚麻籽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小,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 4种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FTIR光谱显示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产生。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均符合食用油国家安全标准。
中国油脂,2018(10):26-31
脱臭工艺条件对葵花籽油综合品质影响的研究
刘玉兰,陈莉,胡爱鹏,等
分析对比了在220~270℃、100 min及40~120 min、260℃脱臭条件下,葵花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多环芳烃(PAHs)、维生素E(VE)、甾醇、脂肪酸组成及酸值、过氧化值、烟点、色泽的变化,考察脱臭工艺条件对葵花籽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臭温度升高、脱臭时间延长,葵花籽油中PAEs、PAHs各组分脱除率均逐渐升高;VE、甾醇含量逐渐降低,保留率分别由94.6%降至63.2%及94.4%降至81.6%;反式脂肪酸含量逐渐升高,由0.17%升至1.16%。综合不同脱臭条件对PAEs、PAHs、VE、甾醇、反式脂肪酸及其他质量指标的影响,基于塑化剂和多环芳烃深度脱除的脱臭条件为260℃、80~100 min,此条件下VE保留率为73%~75%,甾醇保留率82%~85%,反式脂肪酸含量0.88%~0.90%;保证BaP达标的适度脱臭条件为260℃、60 min或220℃、100 min。260℃、60 min条件下,VE和甾醇保留率分别为79.3%和85.4%,反式脂肪酸含量0.69%;220℃、100 min条件下,VE和甾醇保留率均在94%以上,反式脂肪酸含量0.17%。可根据待脱臭油风险成分的含量不同以及对脱臭成品油的限量要求不同选择相应的优化脱臭条件,采用精准的脱臭技术提升葵花籽油综合品质。
中国油脂,2018(10):1-7
化学精炼对稻米油谷维素和总酚含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张志艳,金俊,刘睿杰,等
稻米油因具有高营养价值、良好的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精炼过程直接影响稻米油性质及伴随物,选取毛油及脱胶、脱蜡、脱酸、中和、脱色、脱臭和脱脂7个精炼工序的稻米油,研究精炼工序对稻米油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和总酚含量的影响。采用4种方法评估精炼过程中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酸值、过氧化值、谷维素、总酚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精炼使稻米油的谷维素和总酚含量分别损失了82%和94%;与毛油相比,在精炼过程中ABTS、FRAP、ORAC和DPPH 4种方法测定脱脂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损失了91%、47%、92%和58%,且这4种方法对稻米油清除自由基能力评估的结果均与谷维素及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P <0.05),ABTS法、ORAC法和DPPH法的评估结果均与酸值呈显著相关(P <0.05)。
中国油脂,2018(10):8-11
Detection of cystine and cysteine in wheat flour using a robust LC-MS/MS method
Canan Ekinci Dogan, Nur Cebi, Ay?en Develioglu, et al
An effective and simultaneous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aim of quantification of cysteineand cystine in wheat flour. Developed LC-MS/MS method showed good linearity (R2?=?0.99) with very low LOD and LOQ values as 2.0?μg/kg and 7.0?μg/kg for cystine, 3.0?μg/kg and 8.0?μg/kg for cysteine, respectively. Favorabl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were achieved. Developed highly sensitive LC-MS/M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ystine and cysteine in wheat flour samples. Cystine and cysteine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as quite similar and appropriate for 25 types of wheat flour. In addition, method has great capability for quantification of additional cysteine and cystine in the wheat flour since quite favorable recovery values were obtained.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18,Vol84(11):49-54
Reducing variability in the measurement of gluten contamination in oats, oilseeds, and pulses by improving sample preparation
Sheryl A. Tittlemier,Tanya Zirdum,Jason Chan,et al
The variability in gluten in non‐gluten‐containing grains (NGCG) processed using two preparation schemes was evaluated with the aim of minimizing effects of sample heterogeneity on gluten determin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ten concentration as determined by ELISA and visually assessed contamination of NGCG with wheat, durum, barley, and rye was investigated.Low variability between duplicate aliquots taken from test portions (0–30.6%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demonstrated the ELISA itself was precise. In the first scheme, variability among test portions ranged from 1% to 143% RSD, with only half in the range of 1–50%. Using scheme 2, variability in gluten among test portions ranged from 1% to 85% RSD, with more than three quarters in the range of 1–50%. High lipid content hemp seed was a particular challenge to grind, and this was reflected in higher variability in gluten results between test portions (mean RSD = 61%).Subsampling ground samples using rotary sample division and the use of a 1g test portion in scheme 2 decreased the variability of gluten results for most samples. At concentrations relevant to existing thresholds of gluten contamination (e.g. 20 mg/kg),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ten concentration in NGCG and cereal contamination as determined by visual inspection.
Cereal chemistry,2018,95(6):811-821
Occurrence of deoxynivalenol in maize germs from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eoxynivalenol in the processed products of maize germs
Li-Li Xu, Yun-Qi Wen, Yu-Lan Liu,et al
69 maize germ samples from North China Plain, 40 processed products of maize germs obtained in lab, 30 crude corn oils from factories and 40 refined corn oils from supermarket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of deoxynivalenol (DON) by HPLC combined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and immunoaffinity column. 95.7% of maize germs were contaminated by DON. The average content was 449.0?μg/kg. The average of DON in processed products of maize germs including solvent extracted oil, cold-press oil, meal and cake was 163.7, 113.1, 1111.5 and 1175.2?μg/kg, respectively. Only 20% of crude corn oil and 12.5% of refined corn oil were contaminated by DON with the range of 67.5–340.5?μg/kg and 57.1–207.5?μg/kg,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corn oil, solvent extraction oil had a larger amount of DON than pressing oil. The contamination of DON in corn oil was not serious or widespread, which indicated a low risk of health.
Food Chemistry,266(11):557-562
Simple and fast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ropionate and sorbate in brea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UV spectrophotometric detection
Francielly Fernanda Souza de Jesus, Aline Guadalupe Coelho, Laís de Assis Pallos,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servatives propionate and sorbate in bread samples us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diode array spectrophotometric detection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requires a simple and fast sample preparation using aqueous extraction with sonication aid. A background electrolyte (BGE) composed of 10?mmol/L benzoic acid, 15?mmol/L l-histidine and 0.2?mmol/L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allowed the separation of the preservatives with good resolution in less than 5?min. Propionate was indirectly detected at 235?nm, and the sorbate was directly detected at 250?nm.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 were 4.3 and 1.5?mg /kg for propionate and sorbate,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analysis of commercial samples of sliced white bread.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8,Vol72(9) :93-96
Immunogenic and allergenic profile of wheat flours from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qualities revealed by ion mobility mass spectrometry
Thais O. Alves, Carolina T.S. D’Almeida, Verônica C.M. Victorio,et al
A two-step extraction of soluble (AG) and gluten (GLU) proteins was performed on nine common wheat flour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qualities, low (LW), medium (MD), and superior (SP). The immunogenic and allergenic peptides were identified and relatively quantified by a non-targeted multiplexed MS-MS method that used a Triticum aestivum database (UniProt) and ProPepper™. Collectively, 3603 and 91,609 peptides were identified, and, after clustering and filtering for this study, approximately 450 and 1708 peptides from GLU and AG fractions, respectively, were obtained from all samples. Approximately 19% of the identified peptides showed immunogenic action associated with prolamins. For the most part, 60% of the peptides belonged to 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s. The immunogenic peptides were more expressed in LW than in SP and MD flours. Low quality flours also contain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epitopes (28) associated with CD and wheat allergies. The major proteins from AG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allergies were α-amylase inhibitors and serpins. Two serpins were found more expressed in LW flours. This paper offer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immunogenic profile of wheat proteins based on proteomics to dat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w quality wheat flours are a more conceivable cause of immunological reactions.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8,73(10) :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