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科技

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
2. 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5. 科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入选期刊
6. “中国精品期刊展”入选期刊
7. 荷兰Elsevier-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8. 瑞典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期刊
9. 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10.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11. 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期刊
12. 英国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数据库收录期刊
13.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收录期刊
14.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

2024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积温驱动的稻谷热风干燥工艺优化与营养品质模型研究
    李进泉,尹 君,金 毅,弋晓康,张忠杰
    2024, 32(5):1-10.
    [摘要](64) [HTML](0) [PDF 540.20 K](280)
    摘要:
    本研究开展了水稻薄层热风干燥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稻谷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湿度、初始含水率、热风风速、缓苏比条件下的热风干燥特性,比较9种干燥积温-营养指标(蛋白质、脂肪、淀粉)数学模型在稻谷热风干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Central-Composite设计了实验方案,通过回归模型优化参数组合为热风温度T=38.5 ℃、热风湿度RH=48.086%、初始含水率MC=19.82%、热风风速 V=0.70 m/s、缓苏比 TR=1.45 验证实验结果与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65%,积温-营养品质模型的相对误差为5.92%。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发现,积温-蛋白质含量采用仿修正Page II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积温-脂肪含量拟合效果最佳为仿Thompson方程;直链淀粉含量拟合效果最佳为仿Midilli方程;积温-支链淀粉含量拟合效果最佳为仿Weibull II方程,模型都极其显著。优化后的干燥工艺保持了营养品质,提高了干燥效率,为深入探究稻谷品质变化机理提供新途径,为后续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2  基于卧式箱笼堆垛的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赵思远,朱文学,陈鹏枭,王延坤,王殿轩,渠琛玲,陈 亮,张德榜
    2024, 32(5):11-18.
    [摘要](35) [HTML](0) [PDF 2.17 M](199)
    摘要:
    为探究实验室自主研发设备——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使用效果,本研究使用该设备对新收获花生荚果进行干燥实验,测试干燥过程中花生荚果干燥速率、堆垛内温湿度变化及能耗情况,分别与自然晾晒干燥和同类型干燥设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同类天气条件下(阴雨天气为主),使用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将初始含水率为43.77%的花生荚果干燥至10%以下共需9 d,干燥速率较自然晾晒干燥提升43%,花生荚果的干燥单位效率为2.64×106 J/kg,且堆垛内外层花生荚果水分含量下降均匀。本研究证明了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干燥设备可用于新收获花生荚果的应急干燥。
    3  现代绿色储粮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为例
    左祥莉,马文斌,张汉宜,朱治国,曾仕林,王 翔,刘 齐
    2024, 32(5):19-25.
    [摘要](36) [HTML](0) [PDF 559.75 K](360)
    摘要:
    为加快建设绿色安全的智慧粮库,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在科技赋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绿色储粮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综述了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集成应用的3项新型控温技术(光伏离网供电空调系统、粮仓垂直热皮层定向控温、零耗能辐射制冷控温)和3项新型防虫杀虫技术(多杀霉素、S-烯虫酯、食品级惰性粉,评价了其应用效果,并建议以仓房的隔热保冷等准低温仓改造措施为基础,以空调控温或气调储藏等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上述新技术,以达到准低温储粮、免熏蒸储粮、智慧储粮的要求,以期为粮食仓储企业开展绿色储粮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4  储粮信息系统弱密码增强多重散列保护方法研究
    阎 磊,罗桃英,段 刚,白春启,李 亮,尹正富
    2024, 32(5):26-34.
    [摘要](26) [HTML](0) [PDF 752.50 K](197)
    摘要:
    使用弱密码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漏洞,在粮食储藏信息化应用中亦是如此。单纯的哈希散列加密算法对弱密码存在明显局限性。结合粮库软件系统应用实际,本文提出以哈希散列算法为基础,混入盐值和引入高进制映射等进行增强处理,多次复用散列运算的弱密码保护方法。验证分析表明,方法增加了弱密码的加密值强度,阻断了字典攻击或彩虹表攻击,实现了对弱密码传递和存储的有效保护,且复杂度较低,程序实现难度低,运算耗时均值约2.5 ms,对用户无感。方法用于粮食储藏信息化建设管理,可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5  中国智慧粮库建设发展现状及建议
    唐 芳,李 月
    2024, 32(5):35-41.
    [摘要](47) [HTML](0) [PDF 516.19 K](499)
    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2018年以来中国全面加快推进粮库的智能化建设,粮库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当前行业的一种趋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质增效的必然途径。本文结合中国粮食仓储现状和发展需求,梳理了智慧粮库建设中的技术应用情况,包括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云计算技术等;介绍了智慧粮库在粮食收购储存环节、库存数量监测、智能安防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剖析了其应用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智慧粮库对建设管理、储粮设施设备及储粮工艺等方面的新要求,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为中国智能粮库的全面建设提供参考。
    6  “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储粮科技新视野”特约专栏介绍(张忠杰)
    张忠杰
    2024, 32(5):C7-C10.
    [摘要](15) [HTML](0) [PDF 2.09 M](169)
    摘要:
    7  不同制粉方式对米粉粉质和鲜湿米线品质的影响
    宋 昕,冯 伟,王 涛,张 昊,陈正行,王 韧
    2024, 32(5):42-50.
    [摘要](21) [HTML](0) [PDF 2.52 M](235)
    摘要:
    为探究不同制粉方式对米粉粉质及其鲜湿米线品质的影响,采用干法、半干法和湿法制粉并制作鲜湿米线,分析了米粉基本组分、破损淀粉含量、粒径分布、颗粒表观形态、溶解度、膨润力和糊化特性,比较了鲜湿米线的质构、蒸煮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干法冲击300目粉破损淀粉含量最高(17.55%),粒径最小,溶解度最大,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最小;湿法粉的破损淀粉含量最低(2.87%),其溶解度最小,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最大;随着调质水分含量的升高,半干调质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降低(4.49%→3.55%),粒径减小,溶解度变小。扫描电镜显示破损淀粉含量越小,米粉的颗粒表观形态也更完整。湿法粉制作的鲜湿米线品质最好,干法粉不适合制作鲜湿米线,半干调质33%粉和半干浸泡粉制作的鲜湿米线品质接近湿法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用这两种半干粉部分或完全替代湿法粉。研究结果为我国米线传统加工工艺的革新提供参考。
    8  基于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的黑小麦粉面团理化性质及加工性能研究
    姜钰璐,邓利玲,陈圆圆,刘丁与,张诗沛,周 斌,钟 耕
    2024, 32(5):51-59.
    [摘要](23) [HTML](0) [PDF 5.86 M](212)
    摘要:
    为改善黑小麦粉面团理化特性及加工性能,探究葡萄糖氧化酶(GOD)添加量对黑小麦粉糊化、热机械学面团拉伸、流变学等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从蛋白质组分变化角度加以解释。结果表明:适量添加GOD能显著降低黑小麦粉面团中游离巯基的含量,同时增加二硫键的含量,从而加深蛋白质交联程度,对黑小麦粉面团理化特性有显著改善作用。当GOD添加量为0.8%时,面团结构和性质改善效果最佳,且此时麦醇溶蛋白与麦谷蛋白比值(0.81)接近最适比(1.0)。此研究为开发黑小麦食品、提高其食用品质提供了一定参考。
    9  杨梅素对玉米淀粉消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彭 茜,龚武滨
    2024, 32(5):60-66.
    [摘要](23) [HTML](0) [PDF 1.35 M](199)
    摘要:
    为明确杨梅素对玉米淀粉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玉米淀粉消化实验,发现杨梅素可以显著抑制玉米淀粉的消化,从而影响机体的血糖含量。加入杨梅素(1.7~15.3 mg/mL)可以将玉米淀粉的快速消化淀粉(RDS)含量从22.72%降至19.35%,抗性淀粉(RS)含量从18.11%提高至39.25%。通过静态流变学、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红外光谱法(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实验,发现杨梅素是通过非共价作用与玉米淀粉结合,降低了玉米淀粉的热稳定性,破坏玉米淀粉原本的结晶结构,与淀粉形成更大的聚集体,使得淀粉的无定形区比例增加,影响淀粉的有序性,从而延缓玉米淀粉的消化吸收。该研究为杨梅素作为一种降血糖功能因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10  大豆调质塔下料器的效率及平稳性数值仿真研究
    唐静静,李 寒,杨慕溪,牛帅西,王程巍,吴伟中
    2024, 32(5):67-73.
    [摘要](17) [HTML](0) [PDF 5.12 M](199)
    摘要:
    为了提高大豆调质塔下料器的工作效率和下料平稳性,结合离散元方法模拟大豆在下料器内的运动过程,分析转子叶片数量、淌料板角度、进出料口夹角对下料器工作效率和下料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下料器转速为12 r/min时,转子叶片数量对下料器的工作效率和下料平稳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淌料板角度对下料器的工作效率及平稳性影响不明显,但会导致物料在进料口处残留。进出料口夹角值越大,下料器的工作效率越低,但下料平稳性越好。研究表明,当转子叶片数量为6个,淌料板角度为40°,进-出料口夹角为180°时,下料器的工作效率及平稳性综合达到最优。
    11  基于全球专利视角的玉米淀粉创新利用发展态势分析
    许卫猛,徐 妍,陈国立
    2024, 32(5):74-83.
    [摘要](17) [HTML](0) [PDF 3.70 M](235)
    摘要:
    探究全球玉米淀粉利用发展态势,比较国内外主要研发机构的技术进展和战略布局,为中国在该领域提供参考借鉴。基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PatSnap),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方法,从时间趋势、地域分布、技术分布和研发机构等维度梳理全球玉米淀粉技术发展态势。结果显示,当前全球玉米淀粉利用技术趋于成熟和稳定,应用领域以食品加工和动物饲料为主,并逐渐向医药制剂、材料科学、微生物培养发酵和遗传工程领域发展。中国在专利数量上实现领先,在全球化布局、技术质量和产业化发展上差距显著。建议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全球化布局,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意识,为我国玉米淀粉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提供机遇和发展路径。
    12  稻米油及其γ-谷维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张伟君,朱振南,马一玮,顾 杰,王 勇,姜元荣
    2024, 32(5):84-92.
    [摘要](16) [HTML](0) [PDF 737.12 K](295)
    摘要:
    我国稻米资源丰富,其加工产物稻米油(RBO)不仅脂肪酸组成均衡,还富含γ-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等脂质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对稻米油及其γ-谷维素营养研究进展进行检索分析,阐述了稻米油及其γ-谷维素在血脂、血糖、情绪/睡眠、肌肉力量/运动表现、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营养功效及潜在机制,其中关于RBO对血脂影响的临床研究最多,食用RBO可能有效改善成人受试者的脂质参数,降低血脂异常/高脂血症风险,以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为整体了解稻米油及γ-谷维素营养特性及潜在应用价值,未来需进一步探索RBO在不同人群中健康效应及作用机制。
    13  植物油料热预处理方式对油脂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郝明飞,徐勇将,刘元法,叶 展
    2024, 32(5):93-100.
    [摘要](23) [HTML](0) [PDF 4.38 M](293)
    摘要:
    食用油加工主要涉及油料预处理、油脂制取和精炼三个工段,油料预处理是食用油制取的首要环节。油料热预处理对于提升出油率和改善产品风味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良的热处理条件则破坏微量营养素,导致危害物因子产生,影响食用油营养和安全品质。总结了植物油料的高温烘烤、红外、微波、超声波等主要加热预处理类型和作用特点,概述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油料出油率、油脂基本品质、营养素和危害成分的影响,可为开发植物油料柔性稳态预处理技术,实现油料油脂精准适度加工,提升食用油营养与安全品质提供一定参考。
    14  不同产地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的构建
    胡伯凯,税会霞,张东亚
    2024, 32(5):101-107.
    [摘要](15) [HTML](0) [PDF 1.81 M](185)
    摘要:
    为构建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探索不同地区三叶木通籽油的脂肪酸差异特征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来自不同产地共计18批次样品,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和PLS-DA初步分析具差异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其相对含量均超过19%,建立了三叶木通籽油气相色谱标准指纹图谱,样品与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94以上,准确性和可靠度较高。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作为差异标志物可对产地归属初步判别,但仍需要结合更加多元的特征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15  基于空间叙事的中国油脂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
    何枳润,何科方,王丽英
    2024, 32(5):108-114.
    [摘要](18) [HTML](0) [PDF 6.41 M](209)
    摘要:
    中国油脂博物馆是我国油脂领域唯一的大型专业科普教育场馆,不仅向公众展示我国悠久的油脂历史文化,还充分展示现代辉煌的油脂科技成果,其展陈设计独具匠心。基于空间叙事理论,以中国油脂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叙事的结构建造与氛围营造两个维度分析中国油脂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原理,挖掘油脂博物馆建设背后的感人故事,并深入了解现代油脂科技,总结提炼油脂科普场馆空间设计模式与现实意涵。
    16  4种谷物膳食纤维对db/db小鼠血糖和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欣果,李傲翔,彭文婷,綦文涛,方 微
    2024, 32(5):115-125.
    [摘要](17) [HTML](0) [PDF 1.74 M](201)
    摘要:
    研究4种谷物膳食纤维(DF)对db/db小鼠血糖和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用含有小麦(WDF)、糙米(BDF)、燕麦(ODF)和荞麦(BWDF)4种膳食纤维的日粮分别饲喂db/db小鼠,每两周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在第8周和14周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14周时,采集粪便,分析菌群变化情况;收集血清,测定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4种谷物DF均可降低db/db小鼠FBG和8周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并降低血液促炎因子浓度(P < 0.05)。4种谷物DF均可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改变不同菌群的丰度。其中,WDF主要增加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和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丰度;BDF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丰度和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例(F/B);ODF主要促进了另枝菌属(Alistipes)的增殖;BWDF增加了norank_f__Muribaculaceae丰度并降低了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F/B和Actinobacteriota与FBG、AUC、促炎因子(IL-8)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抗炎因子(IL-10)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正相关,而Bacteroides与之相反;Alistipes、Faecalibaculum、Romboutsia分别与促炎因子IL-1β、IL-8、TNF-α呈负相关。4种谷物DF可通过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对菌群的不同调节作用,改善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
    17  氮素管理对水稻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吴嘉浩,王 綪,段晓亮,张 东,孙 辉
    2024, 32(5):126-132.
    [摘要](16) [HTML](0) [PDF 1.03 M](193)
    摘要:
    氮素管理对于保证水稻产量、提高食味品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过量氮肥施用大幅提升了水稻产量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增加种植成本、危害人类健康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消费者更加关注水稻食味品质,因此如何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提高食味品质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水稻产量、淀粉和蛋白质特性以及食味品质的角度,综述了对水稻进行优化氮素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水稻氮素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水稻生产中的氮素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实现高产和更好的食味品质。
    18  桑葚果粉添加量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敬涵,杜密英,黄水莲,戴 瑞
    2024, 32(5):133-141.
    [摘要](10) [HTML](0) [PDF 3.36 M](204)
    摘要:
    研究不同比例的桑葚果粉替代面粉对馒头品质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以期制备高营养价值的馒头,扩大桑葚的利用途径。通过测定不同添加量的桑葚粉对发酵面团及馒头的色差、质构、微观结构、抗氧化效果等指标的影响,分析面团特性与馒头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桑葚果粉添加量增多,面团弹性、色泽L*值、b*值、w值显著降低,而a*值升高。面筋蛋白结构的改变导致桑葚馒头的比容显著降低,硬度值增加,馒头品质下降。馒头的水分含量、弹性和咀嚼性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对面团与馒头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此外,随着添加0%~5%的桑葚果粉,抗氧化性显著增强,桑葚馒头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39.05%提高到76.28%,提高了37.23%;还原能力提高了282.5%,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能力提高了35.94%。综上,桑葚果粉的添加会对面团的加工性能和馒头品质产生影响,桑葚馒头与质构指标存在相关性,在未进行配方优化时,桑葚果粉添加比例为4%时馒头具有较好品质。
    19  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茉莉花茶风味品质中的应用
    黄叶群,周晗林,童秀平,吉伟明,孙意岚,饶建青,温成荣,庞 杰
    2024, 32(5):142-150.
    [摘要](11) [HTML](0) [PDF 973.36 K](208)
    摘要: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因其能够在大量数据中学习模型总结经验的出色能力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茉莉花茶风味品质预测中存在耗时耗力、客观性差、准确率低等问题,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作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数据和算法来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在处理无关信息、提取特征变量、建立校准模型等方面具有强大能力,在食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针对机器学习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该技术应用于茉莉花茶风味品质中的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卷积神经网络等常用机器学习原理模型及其对茉莉花茶风味品质预测,介绍了当前机器学习模型在其风味品质预测中物理测试、化学指标、微生物和病虫害检测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为机器学习在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脱除小麦和玉米中呕吐毒素的效果研究
    张璐瑶,范志勇,王永伟,王 丽,施晶晶,李爱科,何贝贝
    2024, 32(5):151-159.
    [摘要](16) [HTML](0) [PDF 704.99 K](180)
    摘要:
    为获得高效脱除小麦和玉米中呕吐毒素(DON)的复合益生菌组合,验证其固态发酵的脱毒效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筛选出的菌体脱除、吸附、降解DON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液态基质中,戊糖片球菌、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脱除DON效果最好,且脱毒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大,24 h单菌脱毒率最高分别达79.62%、62.22%和82.75%。对不同处理液中DON含量测定,可知3株菌对DON的脱除均以吸附作用为主,且DON解吸附率低于15%。在复合菌固态发酵体系中,戊糖片球菌、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106、1×107和1×108 CFU/g时,对DON污染小麦的脱毒率最高,可达79.49%;当接种量分别为1×106、1×108和1×107 CFU/g时,对DON和玉米赤霉烯酮联合污染玉米的脱毒率最高分别达61.54%和78.15%。此外,三株菌联合固态发酵可提高毒素污染小麦和玉米的粗蛋白质、降低粗纤维含量。在液态基质和固态发酵体系中确定了可高效脱除DON的益生菌组合并初步探明其脱毒机制,为真菌毒素污染谷物固态发酵脱毒提供了一定理论及应用基础。
    21  紫外联合冷等离子体对玉米真菌灭活及毒素降解效果初探
    雷雨晴,张海洋,祁智慧,谢迪麟,田 琳,李金东,唐 芳
    2024, 32(5):160-168.
    [摘要](17) [HTML](0) [PDF 1.36 M](200)
    摘要:
    用紫外联合冷等离子体处理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孢子灭活效果、机制以及对黄曲霉毒素(AFs)、呕吐毒素(DON)降解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紫外联合冷等离子体处理80 s时使两种真菌孢子完全灭活,并对细胞膜及细胞核造成损伤,处理600 s时可灭活70%以上玉米粒携带的两种真菌。降解真菌毒素方面,处理标准品600 s时DON和黄曲霉毒素B族降解率分别超过60%和50%,黄曲霉毒素G族降解率小于50%;玉米粒携带的两种毒素需要较长时间降解,处理20 min时DON降解率为36.41%,但AFs降解率不超过30%。紫外联合冷等离子体处理在真菌孢子灭活及真菌毒素降解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22  微生物产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李佳欣,杨玉霞,陶 然,崔进喜,毛 鹏,赵秀红
    2024, 32(5):169-176.
    [摘要](18) [HTML](0) [PDF 801.08 K](495)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产胞外多糖(EPS)因能改善食品质量、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免疫预防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特性而受到关注,并通过研究者的逐渐深入研究和各种方法修饰EPS结构,以增强其功能。目前,国内对微生物EPS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进一步探索。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产EPS的分类、生物合成、结构修饰、功能特性及其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种类EPS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结构特点,以及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功能性修饰的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促进EPS在食品、医药及工业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23  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
    郭 煜,付慧坛,岳东钰,黄亚伟,黄正强,冯诗然,唐 慆,付鹏程
    2024, 32(5):177-185.
    [摘要](17) [HTML](0) [PDF 4.60 M](241)
    摘要:
    在粮食仓储过程中,采用低温储粮技术可有效减少储藏环节的粮食损耗、保证粮食品质,对于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辐射制冷材料作为一种无能耗制冷新技术,通过将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到外太空而实现降温制冷,可以解决传统制冷方式带来的高能耗、高化学需氧量排放等问题,将为低温储粮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新思路。阐述了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的工作原理、体系组成及筛选依据,根据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不同结构辐射制冷材料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辐射制冷材料应用于粮仓建筑实现低温储粮提供参考。
    24  基于激光雷达的散粮堆粮面异动识别算法研究与验证
    尹正富,许启铿,刘永超,王俊岭
    2024, 32(5):186-192.
    [摘要](17) [HTML](0) [PDF 3.32 M](211)
    摘要:
    粮面异动监测是国家储备粮日常库存检查的重要内容,是粮食仓储监管的一项新需求。为了解决传统粮面异动监测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粮面异动监测方法。通过搭建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粮堆状态的足尺实验平台,利用高精度激光三维测量装置,设计了基于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和出入仓作业信息的散粮堆粮面异动识别算法,并通过实验平台进行了算法检验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获取高精度的粮堆表面坐标信息,克服了图像识别技术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构建的基于粮堆形貌坐标信息和出入库作业状态数据的粮面异动判据算法,能够实现可靠的定量计算;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粮仓场景,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粮食库存动态监管需求,为粮面异动在线监测及预警提供了新技术。
    25  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的动态效应分析
    金立兵,王 旭,朱豆豆,吴 强,王振清
    2024, 32(5):193-201.
    [摘要](16) [HTML](0) [PDF 10.07 M](190)
    摘要:
    上下双层浅圆仓作为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结构,既可以保证储粮品质,又具有节约用地、节能减碳、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过程粮食颗粒与仓壁之间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实验与缩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缩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将缩尺模型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进而对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过程粮食-仓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卸料过程中上下层均出现了侧压力突增和震荡的现象,且在越接近每层仓壁中间位置处,超压系数越大;粮食-仓体共同作用后上下层仓壁的应力均在距离仓壁底部1/4处达到最大。本文可为上下双层浅圆仓的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6  基于DBN-MFSVM的玉米跨境供应链风险预警方法
    葛振林
    2024, 32(5):202-210.
    [摘要](18) [HTML](0) [PDF 823.44 K](198)
    摘要:
    针对当前玉米跨境供应链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具备多源异构特点。传统的风险预警方法存在过度依赖人工决策、预警准确率偏低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和多类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玉米跨境供应链系统风险预警方法。首先基于嵌入编码与归一化原理,预处理玉米跨境供应链系统中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便于后续计算;然后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提取数据高纬度特征,自适应挖掘出玉米跨境供应链系统中风险指标变化趋势与关联性;最后将提取出的高维度特征输入到多类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中进行训练,实现玉米跨境供应链风险分级预警。所提算法能够在运行时间相近的情况下,准确率达到94.88%,较最差算法提升52.17%,综合性能较其他算法优越,能够为玉米跨境供应链系统风险监管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27  中国品种审定制度概况及国内外比较
    王赛楠,王术坤,赵翠萍,杨国蕾
    2024, 32(5):211-218.
    [摘要](16) [HTML](0) [PDF 766.47 K](201)
    摘要: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构建现代化种业体系,种子是基础。品种审定作为中国品种管理的一项核心制度,历经多年的改革和完善,极大促进了种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但目前的品种审定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种业仍然面临创新不足、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因此,在总结中国品种审定制度改革的历程及成效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品种审定制度的异同,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品种审定制度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品种审定的救济制度,优化品种审定标准和品种实验设计,强化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的有效衔接,逐步将品种审定制改为品种登记制。
    28  “双重逻辑”下的中国式现代粮食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王笑丛,郑沫利
    2024, 32(5):219-225.
    [摘要](10) [HTML](0) [PDF 582.44 K](198)
    摘要:
    粮食产业是夯实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粮食产业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式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是“中国元素”和“现代化目标”双重逻辑下的产物,构建了中国式现代粮食产业体系评价指标,运用熵权系数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产销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较强,而粮食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后环节的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协同与融合、科研投入强度等是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动中国式现代粮食产业发展在提高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的同时,更要完善粮食产业结构助推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产业可持续能力增加粮食产业效益,激发粮食产业主体活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产销区有效衔接,缩小区域差异。
    29  全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推进节粮减损的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
    刘 媛,朱方林,汤勇华,朱大威
    2024, 32(5):226-231.
    [摘要](12) [HTML](0) [PDF 478.32 K](191)
    摘要: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然而当前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严峻,维护粮食安全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剖析了江苏省粮食产业存在着由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加、绿色储粮标准化和物流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粮食过度加工、节粮意识淡化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与浪费问题,探讨了生产源头、仓储物流、加工利用、宣传教育等各环节节粮减损的具体实施路径,提出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应急管理、凝聚实施合力等对策建议。
    30  关于粮食检验检测机构发挥公益性技术服务作用的几点思考
    张庆娥,尹诗文,窦幽璇,杨宏伟
    2024, 32(5):232-236.
    [摘要](14) [HTML](0) [PDF 380.93 K](199)
    摘要:
    结合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了粮食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现状,面对新发展阶段和新要求,就如何发挥粮食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服务作用,提出了推进粮食检验技术惠农下乡的思路和方向,探索了如何服务农民和涉粮单位,充分发挥宣传科普、技术指导推广、检验服务、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基础研究等技术服务作用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好履行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责,推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产业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1  以社会共治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张一鸣,王志波,贾俊杰,郭亚辉,钱 和,常巧英,姚卫蓉
    2024, 32(5):237-244.
    [摘要](18) [HTML](0) [PDF 1.55 M](245)
    摘要:
    首先解读了预制菜的最新定义和范围,梳理了国外预制食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从中汲取了其对于我国预制菜发展的启示和教训。随后分析了国内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势,展望了预制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发现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需要依靠政府推动,还离不开市场的自发行为、群众对预制菜的科学认知以及社会媒体的正确引导。由此,紧跟预制菜前沿动态,立足于国内预制菜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以社会共治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为我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