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
2. 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5.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6. 科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入选期刊
7. “中国精品期刊展”入选期刊
8. 荷兰Elsevier-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9. 瑞典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期刊
10. 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11.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12. 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期刊
13. 英国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数据库收录期刊
1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收录期刊
15.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
16. OA开放获取典范期刊
2020, 28(1):1-5.
摘要:我国食用油产业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各种挑战。通过对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发展现状、加工过程中危害物质深度分析欠缺、小品种油料资源的全面化市场调研欠深入、植物油营养评价和特殊人群的专用食用调和油研究开发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面临机遇与前景展望,推广油脂精准适度加工新模式,系统开发我国油料资源,研究食用油营养学价值,开发特殊人群的专用食用调和油,为推动油脂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赵康宇 , 曹 健 , 田 华 , 张立伟 , 郑竟成 , 罗 质 , 何东平
2020, 28(1):6-10.
摘要:为了初步探究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藻油和花生四烯酸(AA)油脂的花生营养油的功能性,分别以不同DHA藻油和AA油脂剂量的花生营养油灌喂的中老年SD大鼠,持续饲喂8周后,检测对其大脑皮层组织中单胺氧化酶活性和肝脏细胞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花生营养油的对照组与饲喂普通花生调和油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含DHA藻油和AA油脂的花生营养油可显著降低中老年SD大鼠大脑皮层中的单胺氧化酶活性,有效改善中老年SD大鼠的肝脏水肿及细胞炎症等症状,减缓细胞衰亡的速度。由此推测,摄入适量的DHA和AA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老年人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等疾病的风险,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曹 健 , 赵 菁 , 雷芬芬 , 郑竟成 , 罗 质 , 何东平
2020, 28(1):11-16.
摘要:研究在加工过程中稻米油内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的变化趋势。采集三家稻米油工厂毛油和脱胶、脱蜡、脱酸、脱色、脱脂精炼工段的稻米油样品各3个批次,测定其维生素E(VE)、谷维素及甾醇三种营养物质和苯并芘(BaP)、3-氯-1,2-丙二醇(3-MCPD)两种有害物质含量,研究其变化趋势。与毛油相比,稻米油精炼后维生素E含量下降了37.92%,谷维素含量下降了23.05%,甾醇含量下降了22.69%,BaP含量下降了97.61%,3-MCPD含量下降了80.47%。稻米油加工过程会导致BaP和3-MCPD有害物质产生,且3-MCPD在精炼过程中整体呈减少趋势;同时,稻米油中VE、谷维素和甾醇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2020, 28(1):17-22.
摘要:选取我国西南、西北和东部三大产区的16种薄皮核桃分别压榨制油,测定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总酚、生育酚、植物甾醇和氧化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不同产区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C18∶2(51.21%~68.97%),油酸C18∶1(12.56%~26.04%),亚麻酸C18∶3(6.82%~15.01%)和棕榈酸C16∶0(3.05%~8.27%),甘油三酯包含三亚酸甘油酯LLL(27.87%~39.47%)和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甘油酯OLLn(17.07%~24.18%)。微量伴随物植物甾醇,生育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为540~1 594 mg/kg,10~1 303 mg/kg,345~2 579 mg/kg。根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核桃油比较,可以推断出不同的种植区域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导致了核桃油成分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氧化稳定性指数与脂肪酸组成、微量伴随物含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亚油酸,α-生育酚和总酚是影响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020, 28(1):34-39.
摘要:以速冻披萨饼坯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魔芋粉、大豆卵磷脂、山梨糖醇、甘油对产品胶粘性、硬度、内聚性、弹性、感官弹性和咀嚼性的影响。通过显著性差异分析和正交分析得到复合品质改良剂在基础配方中的最佳配比为魔芋粉0.60%、大豆卵磷脂1.20%、山梨糖醇0.04%、甘油1.00%。
2020, 28(1):52-57.
摘要:实验探讨用4种表征参数,单表征参数(CP):电导率、过氧化值、等容燃烧热和酸值,综合描述温度(T)对大豆压榨油(SSO)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各CP表征结果的异同性。在相对湿度40%、氧分压21 kPa、光照度800 lx、初始顶空率50%的固定条件下,调控T分别为30、40、50、60和70 ℃,长时间连续密闭氧化SSO试样,多次同时测定不同氧化时间(t)的4种CP,绘制CP~t关系曲线,回归其动力学方程并求算速率常数(k)和表观活化能,建立变质时间预测模型并验证其符合率。结果表明,CP随T升高和t延长变化显著;SSO的氧化酸败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特征,其变质时间预测模型符合度较高;CP不同,k差异较大。SSO之大豆压榨油稳定性宜用多元CP综合描述。
2020, 28(1):70-75.
摘要:以辽宁省主栽的11个品种马铃薯块茎为原料,采用捣碎制泥工艺生产马铃薯颗粒全粉,测定其原料品质指标(总淀粉、蛋白质、还原糖、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和颗粒全粉功能性指标(碘蓝值、透光率、冻融稳定性、持水和持油性)。结果表明:11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为67.9%~73.4%,其中大西洋、919淀粉含量高,早大白和克23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富金、尤金蛋白质含量高,中5蛋白质含量最低;还原糖含量差异也较大,BQ25和大西洋含量较低,克23还原糖含量较高;脂肪含量差异不大;大西洋粗纤维含量较低,克23粗纤维含量较高。异亮氨基酸、苯丙氨基酸+酪氨酸含量11个品种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标准”,相对其他氨基酸,33、大西洋、夏波蒂和中5的氨基酸含量较高。11种马铃薯全粉的游离淀粉率差异不大。但是透光率差异很大,919的透光率最大,BQ25和大西洋的透光率较小。富金、克23和33的析水率较高,BQ25和大西洋析水率低。11种马铃薯全粉的持水能力为7.3~8.1 g/mL,持油能力为7.6~8.6 g/mL。
2020, 28(1):81-86.
摘要:采用半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油菜籽中的钙、铁、铜、铅、锌、镉、锰、镁、总砷九种无机元素,对半消解的条件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对微波消解法与半消解样品前处理进行了比对,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国标GB 5009.268的微波消解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5%~14.5%之间,九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01~0.14 mg/kg 之间。应用于油菜籽样品中九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020, 28(1):87-93.
摘要:通过建立与手工滴定法相关联的自动电位滴定法,研究更为稳定、可靠的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按照GB/T 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规定进行样品前处理,以自动电位滴定代替手工滴定,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样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同时测定滴定过程中待测溶液pH的变化,绘制相应的pH-滴定体积实时变化曲线,到达设定的终点pH值即停止滴定,滴定过程以酚酞指示剂监测终点。结果表明,该法滴定过程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准确性与手工滴定法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2020, 28(1):94-99.
摘要:粮情云图动态分析软件是以储粮生态系统、多场耦合和“通风窗口”理论为基础,汇集WU模型、粮温变化正弦模型和热质传递模型及相关经验模型编制而成,通过绘制可视化的“粮情动态云图”,结合仓型特征、储粮特性以及区域环境等物理印记,预测预报储粮状态及变化,判别储粮数量与质量安全状态,软件系统经过了2018年和2019年在国家清仓查库大检查工作的应用和完善提升,为实现储粮全过程的数量和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和工具服务。
董 震 , 齐艳梅 , 伍 祎 , 曹 阳 , 郑 丹 , 方江坤 , 黄呈兵 , 汪中明
2020, 28(1):100-104.
摘要:在实验室内利用校正趋色法,研究我国6种储粮害虫对红色等6种颜色的趋性行为反应。结果表明,6种储粮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情况大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米象、玉米象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红色、橙色、黑色对赤拟谷盗均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诱集率最高分别为76.23%、39.55%、49.57%;红色、黑色对玉米象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诱集率最高分别为38.48%、38.67%。嗜卷书虱和无色书虱对所测试6种颜色则大多表现出驱避性,其中,红色和紫色分别对嗜卷书虱、无色书虱有明显的驱避作用,驱避率最高分别为70.29%、54.46%。研究结果可为研发相应颜色诱捕器对储粮害虫进行诱捕监测提供参考。
2020, 28(1):105-109.
摘要:分析了水源热泵低温储粮技术原理和适用性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水源热泵低温储粮技术的安装和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旨在为不同地区粮食仓储企业选择水源热泵低温储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020, 28(1):110-115.
摘要:在现代粮食物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据仓储管理的基本内涵,以某省级粮食储备库为研究对象,从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等方面分析其仓储作业流程现状,指出其仓储作业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仓储作业流程、更新改造仓库设施设备、强化员工岗位技能培训等适用于该省粮食储备库仓储作业流程的优化方案,以期为粮食储备库仓储作业流程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刘长生 , 李 专 , 高树成 , 贾国强 , 李 佳 , 李 玉
2020, 28(1):116-119.
摘要:为了掌握辽宁省粮库粮食仓储信息化建设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对省内13个有代表性的国储库开展了一次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省内国储库粮食仓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数字电子测温系统、粮面视频监控系统、粮情远程检测技术、粮情监测与分析预警系统、粮食数量监控系统、通风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仓储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粮食仓储数据存在大量“孤岛”、基层单位缺乏信息化建设资金、储粮配套设施陈旧、人员老化及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建议国储库信息化建设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采用共同投资方式、配备或完善粮食仓储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等。
2020, 28(1):c-1-c-1.
摘要:为了掌握辽宁省粮库粮食仓储信息化建设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对省内13个有代表性的国储库开展了一次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省内国储库粮食仓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数字电子测温系统、粮面视频监控系统、粮情远程检测技术、粮情监测与分析预警系统、粮食数量监控系统、通风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仓储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粮食仓储数据存在大量“孤岛”、基层单位缺乏信息化建设资金、储粮配套设施陈旧、人员老化及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建议国储库信息化建设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采用共同投资方式、配备或完善粮食仓储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