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科技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
2023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科创中国“2022、2023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入选期刊
“2022中国精品期刊展”入选期刊
荷兰Elsevier-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瑞典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期刊
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 收录期刊
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期刊
英国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数据库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收录期刊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

2013年第21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油脂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左青
    2013, 21(5).
    [摘要](70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外资进入带动了沿海港口大型油厂的聚集,使我国油脂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豆加工产业规模化和集团化格局已经确立,进口大豆压榨量占到了我国大豆总压榨量的90%,进口菜籽压榨量也超过了我国菜籽总压榨量的15%,我国油料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未来国产油料的生产任重道远.建议我国油脂行业未来应强化原料供应的落实,增加科研投入,研发新产品,增强发展后劲,确保油脂安全.
    2  小米挤压膨化特性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巩敏 席亭亭 孙翠霞 李颖
    2013, 21(5).
    [摘要](81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四种不同产地的小米为原料,采用小型单螺杆谷物挤压膨化机挤压膨化,分析小米籽粒性状及理化性质对小米膨化后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产地小米膨化度及感官品质差异显著,其中胶州小米膨化度最大为1.752,山西和德州小米膨化度分别为1.668和1.556,济南小米最小为1.427;胶州小米感官品质评价最高为44.432,济南小米最低29.519.不同产地的小米淀粉含量及直链淀粉含量与膨化度及膨化小米感官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淀粉含量与之呈正相关(r =0.945 7,r=0.973 9),直链淀粉含量与之呈负相关(r=-0.915 8,r=-0.988 6).
    3  玉米蛋白粉水解工艺的研究
    王欢 黄国清 肖军霞
    2013, 21(5).
    [摘要](64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高水解度的玉米多肽.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佳条件为:选择菌龄为14 h的种子液,接种量为12%,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5.37℃培养24h,玉米蛋白粉水解度达12.85%;木瓜蛋白酶酶解玉米蛋白粉发酵液的最佳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为6.0%,pH值为6.0,55℃条件水解4h,玉米蛋白粉水解度可达23.69%.
    4  全麦馒头制作工艺研究
    汪丽萍 刘艳香 田晓红 刘明 谭斌
    2013, 21(5).
    [摘要](67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馒头,研究了全麦粉含量为51%的全麦馒头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加水量为105—110 mL,和面时间为2—2.5 min,发酵时间为45 ~ 60 min,醒发时间为15—20 min时,全麦馒头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5  红薯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申艳敏 孙保帅 王天贵
    2013, 21(5).
    [摘要](66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红薯淀粉为接枝母体,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单体,利用反相悬浮法对红薯淀粉一丙烯酰胺一丙烯酸三元共聚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讨论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水比等因素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的保水性、耐盐性、再生能力等性能进行研究.
    6  杂豆淀粉研究进展
    郭婷 汪丽萍 谭斌
    2013, 21(5).
    [摘要](69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杂豆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淀粉是杂豆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其性质直接影响杂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述了杂豆淀粉的分子结构、颗粒特性、糊化特性、回生特性、消化性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促进杂豆在食品及非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
    7  小麦清理工艺的优化
    赵博
    2013, 21(5).
    [摘要](68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国外新设备的出现,给小麦清理工艺的创新带来了思路.结合小麦清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清理中筛选、磁选、去石等工序的优化设计,对小麦清理工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为粮机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8  美拉德反应制取花生天然香味剂工艺条件的优化
    熊柳 王建化 张磊 孙庆杰 孙翠霞
    2013, 21(5).
    [摘要](72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花生蛋白酶水解液为原料,采用关拉德(Maillard)反应制备花生天然香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OD值为指标,最佳工艺参数为每10 mL水解液中,花生油添加量为0.80 mL、葡萄糖添加量2 g、丙二醇添加量0.087 mL,得到最佳OD值为0.738.同时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得出,Maillard反应制取的花生天然香味剂具有浓郁的花生天然烤香味,并且合有花生天然烤香味剂中的吡嗪类、醛类、二烯醛类等大多数化合物.
    9  油菜籽平衡水分及吸着等热研究
    李兴军 郑亿青 盛岩 张东 张来林 薛雅琳
    2013, 21(5).
    [摘要](61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静态称重法测定了我国8个油菜籽品种的平衡水分,指出修正3参数Guggenheim-Anderson-de Boer方程(MGAB)、修正Halsey(MHAE)、修正Oswin(MOE)等方程均适合描述油菜籽平衡含水量(EMC)—平衡相对湿度(ERH)之间的关系,并计算了油菜籽水分吸着(吸附/解吸)等热和安全水分值.在含水率<12.5%湿基,油菜籽吸着等热均随含水率增加而快速减少,同一温度下的解吸等热显著高于吸附等热.在含水率12.5%以上,油菜籽吸着等热随含水率增加而变化平缓,同一温度下的解吸等热趋同于吸附等热.在含水率<12.5%条件下,较低温度下的油菜籽吸附等热与解吸等热均高于较高温度.在含水率12.5%的自由水点,油菜籽的吸着等热接近纯水的潜在热.计算的20℃油菜籽储存绝对安全水分是8.09%,相对安全水分是8.98%.
    10  花生衣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石光雨 曲丽洁 孙丰梅 丁培峰 花蕊
    2013, 21(5).
    [摘要](67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花生衣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等因素对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花生衣多酚物质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55%、超声处理时间50 min、超声温度40℃,多酚提取得率为3 699 μg/g.
    11  花生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岳青
    2013, 21(5).
    [摘要](65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花生壳是花生加工的副产物,资源非常丰富.花生壳通常被当作饲料和燃料使用,未能充分利用,对花生壳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可提高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叙述了以花生壳为原料生产水溶性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白藜芦醇、还原糖、木聚糖、生物质活性炭、木质素、生物乙醇的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为花生壳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2  反胶束法萃取葵花籽蛋白的结构及营养特性分析
    王建平 任健 宋春丽 王殿友 张宏瑞
    2013, 21(5).
    [摘要](68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反胶束法萃取葵花籽蛋白,利用拉曼光谱、氨基酸分析及热分析技术测定其结构与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FAO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比赖氨酸含量较低,而其它氨基酸含量较丰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稀溶液变性温度为93.26℃;拉曼光谱分析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一螺旋构象.
    13  质构仪对米饭适口性的评价研究
    周显青 王云光 王学锋 张玉荣
    2013, 21(5).
    [摘要](75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着重研究了利用质构仪对米饭适口性进行评价,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建立了质构仪评价米饭适口性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质构仪所测参数值与适口性感官评价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适口性感官评价各指标为因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值较小,且方差分析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这为仪器代替米饭适口性感官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14  微波处理大米的品质指标检测
    刘杰 陈玉麒 舒在习 曹阳
    2013, 21(5).
    [摘要](73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遂道式工业微波炉(GETS-2A12型)处理PE/PP复合膜包装的1 kg东北粳稻(空育131)加工的大米和人为添加的储粮害虫试虫,在微波处理100%杀灭大米中的各种试虫后,开展大米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微波设备处理前后大米的水分、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碎米率、不完善粒、黄粒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长宽比等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处理组的脂肪酸值显著下降(P<0.05).微波条件对于大米的食用和加工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可稍微降低大米脂肪酸值,是一种适宜、有效的防虫手段.
    15  植物源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及其应用的研究
    吕双双 李书国
    2013, 21(5).
    [摘要](65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阐述了植物来源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性质、来源、化学结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及协同增效机理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在食品贮存、保鲜、抗衰老、美容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关于天然抗氧化剂研究、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建议.
    16  黑米糠的营养价值及在运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
    邓文辉 何海静
    2013, 21(5).
    [摘要](77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对黑米糠中10种运动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黑米糠是潜在的运动营养食品原料.黑米糠的功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花青苷的功效研究,现有研究结论显示黑米糠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炎、提高免疫力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提出8个黑米糠相关的运动食品的研发途径,旨在引起体育科研工作者对黑米糠的关注,为运动食品增添新成员,同时为黑米糠资源的利用提供新途径.
    1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稻谷中铅含量前处理方法比较
    乔丽娜 郭琳琳 路峰
    2013, 21(5).
    [摘要](70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研究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稻谷中铅含量的几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分别采用压力消解罐消解、微波消解、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四种前处理方法提取同一稻谷样品中的铅.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以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混合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铅标准溶液浓度范围为5、10、20、40、50 ng/mL,相关系数=0.999 9.压力消解罐消解、微波消解、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四种前处理方法测定结果的回收率分别为97.6%、82.3%、82.9%和87.1%.结果表明,四种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均可用于稻谷中铅含量的测定.
    18  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方法的研究
    张志 莫晓玲 汤泉
    2013, 21(5).
    [摘要](68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国标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中采用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该方法因高氯酸残留及标准系列溶液与样品溶液酸度条件不一致而使测定结果发生偏离.通过实验探索了高氯酸残留、酸度条件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加大硫酸用量和二次冒烟赶尽高氯酸、调节溶液酸度的方法,消除了干扰因素.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回收率为92.2%一95.8%.
    19  判别分析法在小麦新陈度判别中的应用
    王华芳 展海军
    2013, 21(5).
    [摘要](62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小麦新陈度直接影响着小麦后期交易和面制品质量,通过对不同年份300多个小麦样品的研究,选择了合适判别指标,利用Bayes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两类小麦新陈度判别模型,利用自身验证法和交叉验证法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按照新陈小麦两类划分模型的正确率高达96%,能满足实际应用;按照实际年份划分效果不理想.
    20  亚麻籽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梁霞 栗红喻
    2013, 21(5).
    [摘要](64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GB/T 5009.88《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测定亚麻籽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时,由于样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亚麻胶合量大,酶解后样液中黏稠的可溶性胶液与不溶性残渣无法过滤分离而得不到准确的测定结果.本方法对酶解后样液采用多次离心分离、洗脱的方式分离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影响分离可溶性膳食纤维效果的因素包括离心次数、蒸馏水添加量、洗脱次数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分离条件为:离心次数3次,蒸馏水添加量15mL,残渣洗脱次数4次.
    21  分光光度法测定纯牛奶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
    肖琴 麦淑文 巫慧妮 周玥 谭永飞 廖晖
    2013, 21(5).
    [摘要](74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作为显色剂,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纯牛奶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新方法.对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因素,包括显色剂的用量、显色时间以及样品的pH值等进行了研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纯牛奶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纯牛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摩尔吸光系数ε为4.79 ×104L·mol-1·cm-1,方法的检出限为0.009 0 mg/L.测得纯牛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在0.031 4—0.106 9 mg/kg之间,均符合我国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应用于纯牛奶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22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与风险分析
    范云露 陆启玉
    2013, 21(5).
    [摘要](61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煎、炸、烤等高温处理是最普遍的食品加工方法,自瑞典的Trnqvist教授等首次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中发现具有毒性的丙烯酰胺以来,引发各国研究者高度关注,目前对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形成和分布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布、形成及风险分析进行了综述.
    23  免疫分析技术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梁彦
    2013, 21(5).
    [摘要](63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介绍了有机磷农药的危害及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对免疫分析技术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分析.着重介绍了研究最多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对影响免疫分析方法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免疫分析技术在有机磷农药检测领域应用的进展.
    2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程亮 伍松陵 沈晗 孙长坡
    2013, 21(5).
    [摘要](64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唯一碳源,通过平板分离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对降解效果较高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最终筛选得到的菌株对DON的降解率达56.61%,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假单胞杆菌,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菌株材料.
    25  双平板法筛选溶栓因子产生菌及其鉴定
    夏宇 卢笑莹 杨益波 冯伟栋 宋茹 韦荣编
    2013, 21(5).
    [摘要](70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和纤维蛋白原平板复筛法从发酵食品中筛选出一株溶栓菌株SJ1206,菌落边缘为完整的圆形、表面隆起、呈乳白色,是一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产生芽胞.此外,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该菌能利用麦芽糖和葡萄糖,精氨酸、赖氨酸、尿素和七叶苷反应均为阳性.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有同源性,属于芽胞杆菌属.
    26  紫外线和亚硝酸诱变选育高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
    张智维 雷新辉 张海群
    2013, 21(5).
    [摘要](71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已筛选出的产酶菌株N1进行诱变处理,结合甲基橙平板筛选和α一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活力测定,确定了紫外线和亚硝酸的诱变剂量,获得了一株【一CGTase活力较高的菌株B3.实验结果如下:距离20 W紫外灯30 cm,照射100 s,0.25 mol/L的HN02处理30 min,效果较好.出发菌株N1酶活为0.62 U/mL,经过诱变获得高产菌株B3酶活力是3.76 U/mL,发酵生产的α-CGTase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506%.经8代稳定性实验,B3的活力稳定在3.760±0.030 U/mL.
    27  智能通风操作系统水分控制模型优化及程序设计
    史钢强
    2013, 21(5).
    [摘要](65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检测粮仓通风中空气绝对湿度、仓内绝对湿度及通风风速,计算和比较绝对湿度关系就可判断水分增减情况,再反馈到设置条件,实现水分控制模型的自动控制.在判断初始条件时要优化粮食平衡水分模型和参数,采用多项式方程拟合粮食平衡水分数据,虽然形式复杂,但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绝对误差均在±0.2%以内.此平衡水分模型结合通风水分模拟系统可以达到增湿、保湿及减湿目的.
    28  “四无粮仓”活动促进粮食仓储科技创新
    姚磊 温朝晖
    2013, 21(5).
    [摘要](67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回顾了“四无粮仓”活动的由来和基本经验,对新时期继续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不断提高粮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29  食盐及pH对水溶性多糖—马铃薯淀粉共混体系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冷云 赵阳 陈海华 王雨生
    2013, 21(5).
    [摘要](74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利用离心法研究了5次冻融循环过程中食盐及pH对5种水溶性多糖一马铃薯淀粉共混体系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能显著增强共混体系的冻融稳定性,而柠檬酸或碳酸钠则破坏共混体系的冻融稳定;与添加介质的马铃薯淀粉相比,添加食盐的亚麻多糖、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一马铃薯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显著增强,添加柠檬酸的亚麻多糖、黄原胶一马铃薯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显著增强,添加碳酸钠的共混体系的冻融稳定性均显著提高;冻融循环次数显著影响共混体系的冻融稳定性,且冻融循环次数对添加氯化钠的共混体系的影响高于对添加柠檬酸或碳酸钠共混体系的影响.
    30  山楂花生复合饮料的研制
    慕鸿雁 赵梅
    2013, 21(5).
    [摘要](62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山楂、花生为原料,研究山楂花生饮料的研制工艺.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各添加成分对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原汁含量70%,山楂汁与花生浆体积比4:1,白砂糖10%,柠檬酸0.04%.探讨了果胶、CMC-Na、黄原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稳定剂的配比浓度依次为:果胶0.15%,CMC-Na 0.05%,黄原胶0.09%.
    31  《粮油食品科技》投稿须知
    2013, 21(5).
    [摘要](48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